專家觀點 | 實現【六個轉變】,達成中國茶品牌的價值升維
導語
自2023年底,由我院胡曉云院長主筆的《品牌言說》一書出版以來,引發了政府,學術界,以及三農領域朋友們的廣泛關注。大家紛紛認為:在農業品牌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的當下,這本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案例的著作,像春雨一樣來的及時!
鑒于此,本學期開始,除了借助書籍渠道,我們網站決定開辟專題頻道,使得這些真知灼見更廣泛地傳播到更多讀者的眼前。3月份,我們結合茶季這個時間段,抽取了《品牌言說》一書中關于茶產業品牌方面的文章,形成“新茶季專題”進行發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月份到6月份三個月,我們將繼續把《品牌言說》其他內容編輯成推文,以饗讀者。
這些文章跨度很長,前后有近10年,內容涉及也非常廣泛,涵蓋了農業品牌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凝聚了胡曉云院長領銜的團隊的心血。期待這些文章的再交流,如春風化雨,能夠滋潤中國農業品牌的持續成長!
2024年4月1日
本文是胡曉云院長在2022年9月22日接受茗邊雜志采訪時的視頻演講節錄。首發于茗邊視頻號。
圖 茗家訪談海報
各位茶人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謝茗邊雜志今天對我的訪談。我知道,在這個金秋的九月里面,大家都在等待一個好日子,就是24號、25號的第八屆中華茶奧會。
茗邊的記者告訴我,希望我能夠和大家交流一下關于茶葉品牌創建的問題。我想,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或者說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創建,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需要去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要怎樣去進行換檔、加速、重塑秩序,然后創造我們中國茶葉的品牌價值升維。
我認為,我們現在要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通過“六個轉變”實現中國茶產業的換檔加速。下面,我就談一下這六個轉變是什么。
一、第一個轉變,是茶產業經營立場的轉變。要從單純的生產獲利到滿足、引領消費需求。要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進行我們的生產過程的管理和新產品的開發。
二、第二個轉變,是茶產業經營思維模式的轉變。要從產業思維轉變到品牌思維。產業思維的特點是規模化、標準化,而品牌思維的特點是著重消費的價值觀。所以我們可以從消費的價值觀、消費的體驗價值著手,來進行思維模式的轉變。
三、第三個轉變,是茶產業競爭戰略的轉變。要從過去重視手工業競爭,到未來的多元價值的差異化競爭,在同類的產品當中凸顯出個性、形象、調性等等一系列的文化差異。
四、第四個轉變,是要實現茶品牌競爭定位的轉變。從區域特種資源轉變到心智價值定位,從大眾原料日用品的定位到多層次、多角度的價值開發定位,形成選購品、奢侈品、珍藏品的多角度開發。
五、第五個轉變,是茶品牌競爭策略的轉變。從單一物質產品銷售到新型的產業鏈差異化經營。比如說茶旅融合、新標準的設計、以茶為主題的茶修目的地旅游等等。
六、第六個轉變,是茶品牌競爭方法的轉變。從單鏈到天地人和。因為我們目前面臨的是“3B+I+C”這樣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當中,我們要針對消費者的價值觀,來進行訴求,要針對消費者的需求,來進行相關的開發,比如說藥飲功能價值的開發等等。
通過實現【六個轉變】,加速實現競爭效益的轉變,從單一的物質層面的產品價格,到全價值的價值溢價。如果我們能夠實現六個轉變,那么我們就能夠真正地達到換擋加速、重建秩序,實現我們中國茶產業的品牌價值升維,實現我們中國茶品牌的品牌價值升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