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 樹立先進的品牌理念,提升區域競爭力
導語
自2023年底,由我院胡曉云院長主筆的《品牌言說》一書出版以來,引發了政府,學術界,以及三農領域朋友們的廣泛關注。大家紛紛認為:在農業品牌成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的當下,這本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案例的著作,像春雨一樣來的及時!
鑒于此,本學期開始,除了借助書籍渠道,我們網站決定開辟專題頻道,使得這些真知灼見更廣泛地傳播到更多讀者的眼前。3月份,我們結合茶季這個時間段,抽取了《品牌言說》一書中關于茶產業品牌方面的文章,形成“新茶季專題”進行發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月份到6月份三個月,我們將繼續把《品牌言說》其他內容編輯成推文,以饗讀者。
這些文章跨度很長,前后有近10年,內容涉及也非常廣泛,涵蓋了農業品牌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凝聚了胡曉云院長領銜的團隊的心血。期待這些文章的再交流,如春風化雨,能夠滋潤中國農業品牌的持續成長!
2024年4月1日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知識產權報》選摘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創新和知識產權相關的內容,邀請專家進行解讀,胡曉云院長受邀發言。
圖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專版
樹立先進的品牌理念,提升區域競爭力
目前,全球社會與中國消費市場已先后進入品牌消費、品牌競爭、品牌經濟的時代。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要樹立以先進的品牌理念、以知識產權創造與保護等方式發展特色產業的理念,要加強脫貧地區與專業組織的有效合作,形成“品牌扶貧”“商標富民”的協作機制、共富模式;同時,要充分分析、挖掘、梳理、整合區域資源,基于地理標志產品、非遺產品等富有特色的產品、工藝、文化傳承等,建立特色產業體系,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形成區域特色產業競爭力,提升特色產業價值;此外,要高度重視脫貧地區的自有人才培養。要形成科研院所與脫貧地區的人才共育機制,形成常態化培育機制,有序、有效進行脫貧地區的應用人才培育,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儲備,達到發展特色產業的目標,推動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本文是胡曉云院長應邀于《中國知識產權報》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的摘要。首發于《中國知識產權報》2022年3月9日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