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康培:數字化賦能區域公用品牌運營
導語
2020年10月31日,“2020‘兩山’價值轉化與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運營閉門會”在衢州東方大酒店舉行。26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專家學者和區域公用品牌運營企業代表共同參加了本次會議。研討會聚焦“兩山”價值轉化的路徑、方法等核心議題;閉門會重點研討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運營管理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探討了“兩山”價值轉化思路和價值,多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運營者分享了品牌運營的經驗,也提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會各方進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討,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持續發展提供策略性建議和有效解決方案。
本網站將陸續為大家推出本次大會上專家學者、一線品牌運營者的精彩發言與重要觀點,敬請關注。
今天是第八篇,為浙江大學(南潯)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業與生態規劃分院院長袁康培所作主題報告的全文,報告題目為《數字化賦能區域公用品牌運營》。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題目是數字化賦能區域公用品牌運營,有兩塊內容:
第一是現代農業數字化基礎,包括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這是建設數字化區域公用品牌的產業基礎;
第二塊是數字化如何賦能區域公用品牌,包括內涵數字化、傳播數字化和運營數字化。
過去70年,信息科技大概每15年發生一次重大變革。從2010年到2020年是物聯網的十年,往后就是區塊鏈時代、量子科技時代,品牌化建設也理應緊跟科技節奏,走向數字化賦能時代。
當今信息技術對農業產業的影響有五大特點:廣泛感知、高效流通、海量聚合、智能處理和及時調節。信息技術包含但不限于物聯網、新一代互聯網、第五代移動通信、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及人工智能,此外還有三類新興技術,分別是邊緣計算、數字孿生和量子科技。
所有這些信息技術都可以為區域公用品牌運營賦能。物聯網技術已在各行各業得到全面推廣,用在農業上能抓取農產品生產過程關鍵時空節點數據。2017年11月26日在全國開始推廣的IPv6,其根本意義是未來所有產品都可擁有身份證,這也是未來農產品統一溯源的基礎。5G時代,信息交互速度更快,基于天空地人的數字農業成為農業新模式。基于云計算(邊緣計算)的算力和算法,從農業大數據中找到內在規律并加以應用,使得人工智能在農業面的應用層出不窮。虛擬現實技術完全可以為區域公用品牌的運營提供時空賦能。數字孿生技術,可將區域公用品牌作為一個數據入口,展示優質農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區塊鏈是一種幾乎不可能被更改的分布式數據庫,可確保區域公用品牌所代表的農產品信息真實無誤。
現代農業產業數字化已有諸多案例。例如,我們開發的愛植保——農林病蟲草害防治大數據智能平臺,綜合應用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圖像識別、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創建了農林病蟲草害人工智能識別引擎,通過愛植保APP精準鏈接終端用戶,實現對農林病蟲草害的在線智能識別、遠程防控指導、數據統計分析、農資信息服務。到今天為止,該應用已在全國推廣。中國哪塊地上種什么作物以及有無發生病蟲草害,后臺信息一清二楚,而區域公用品牌則能夠通過該渠道迅速關聯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相關信息。
這個小程序是我們開發的“拍見”。全國現有3000余種地標農產品都可顯現在地圖上。下圖就是剛才我掃描小程序后呈現的,以目前會議室為圓心的地標農產品分布圖。也可對著相應圖標一掃,品牌故事馬上展現。這是未來所有區域公用品牌都適用的宣傳手法。
目前,數字鄉村建設的突出短板是缺乏數據。現有少量數據主要源于天(衛星)空(無人機)地(傳感器),且大多靜態、誤差大、代表性差。我們的解決方案是開發適應“三農”特點,農民想用有用會用的信息終端、技術產品、應用軟件,比如愛植保、農產品信息發布平臺(拍見)等,在把智能手機變成新農具的同時,把農民變成在線移動的“智能傳感器”,全時空在線采集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關鍵時空節點數據,并源源不斷地匯入數據庫,將數字化融入鄉村生活的每個場景。這樣才能低成本地采集農業生產過程、農產品屬性、銷售范圍及消費者組成等真實數據,實現農產品大數據畫像與區域公用品牌緊密對接。
今天已開始進入區塊鏈治理時代。基于哈希函數能夠確知數據是否被篡改,基于非對稱加密函數能夠確保相關數據僅有權限者可見。這些技術能夠構建基于代碼的去中心化的新型信任關系。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農產品追溯過程,所有的事件都被打上時間戳烙印,以確保農產品整個生產交易過程中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未來區域公用品牌可能也是一個智能合約的載體,數據透明、不可篡改、永久運行、互相驗證。
再談談虛擬現實的應用。通過AR眼鏡等外設掃描或觀察區域公用品牌標志,消費者即可感受到生動的品牌故事,并跨時空地展現農產品四季生長環境。這類泛在宣傳在農產品推廣過程中非常重要,可讓農產品自己講故事。
區域公用品牌所背書的農產品,除了圖標logo標志,還可輔助以NFC展示,以增強品牌性能。
上圖二維碼是中寧枸杞的溯源系統,可以讓消費者知道“產品來自何處”。下圖是山東平邑某金銀花企業銷售數據平臺,可以讓生產者知道“產品去往何處”。
數字農業已經由以人為核心,轉向以數據為核心。在數字農業大腦和數字鄉村架構中,區域公用品牌是核心內容之一,與標準化、智能化、信息化密切相關。數字化可直接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傳播推廣等工作。
這是我的全部分享。歡迎指導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