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聞丨胡曉云院長受邀參加第十六屆普陀佛茶會
導語
4月17日-18日,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茶業品牌建設專委會主任胡曉云,應邀前往舟山普陀,參加第十六屆普陀佛茶會開幕式,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名茶代表共商品牌建設大計。會上,胡曉云院長作了題為《普陀佛茶,如何從名茶轉型為名牌》的演講,以下是演講重點內容。
普陀佛茶,如何從名茶轉型為名牌
胡曉云
各位嘉賓大家好!
很高興,來到普陀山,喝上了普陀佛茶,此刻,面對碧海茶園,可以真正做到“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我們知道,“佛”,這個人字旁+“弗”,這個意為“不清楚”的組合的漢字,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讀。
第一種,佛(FU),仿佛,不清楚
第二種,佛(FO),釋迦牟尼,覺。覺己、覺人、覺行圓滿者。
對我而言,普陀佛茶,是藏于茶界、隱于空間、時間、世間云霧中的茶,仿佛了解,但并不十分了解。不記得是否喝過了,似乎喝過,因為從前來過普陀島度假數次,應當是喝過的。但喝的時候,不知道就是普陀佛茶,而今也忘卻了,它到底是怎樣的滋味體驗了。
這一次,我從杭州來,通過親身覺行,試圖達到覺它(普陀佛茶),覺己的境界。佛的覺行圓滿,是非常難的。我也許可以,通過這次行程,將自己,與普陀佛茶真正融通,茶中有我,我中有它。
這是一款茶,一個茶品牌與我,作為喜歡茶的消費者雙向奔赴、雙行知覺的過程。
普陀佛,是觀世音,是觀自在,并度眾生。
胡曉云院長發言
普陀佛茶,在我領銜的2023年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茶葉)品牌聲譽評價中,位列第76位。這說明,普陀佛茶已經擁有了相當的感知力、感召力,即,知名度、認知度.
普陀佛茶數據圖表
但從大數據采集的結果分析來看,不可否認,普陀佛茶的品牌聲譽評價數據,受到了“普陀佛茶”的名稱、普陀這個著名度假島的影響。
普陀佛茶,產自名山(普陀山),日夜聽佛音,參天地人間,是一顆顆基本自覺了的茶(普陀佛茶的來歷、工藝)。但是,今天的普陀佛茶,是不是覺他(了解消費者,與消費者構建了雙向奔赴的關系)了呢?
未必。
這從“中國地理標志品牌聲譽評價”模型的二級指標數據就可以看出。即便得到了“普陀”“佛”這兩個關鍵詞的前綴影響,具有一定的能見度,但比較了就知道,普陀佛茶的能見度,與最高值之間,還是有差距的。
而認知行動率數據同時可知,我們的普陀佛茶,與最高值差距也大。
普陀佛茶數據圖表
品牌認知行動率由大眾傳媒關聯度、社交媒體關聯度兩個三級指標構成。它考察的是海量的可檢索信息中,與被評品牌之間密切相關的信息,以及由此形成的消費者/受眾對品牌的認知和付出的行動。
普陀島,每年有許多游客,2024年2月10-17日春節檔,就有287.27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加49.15%。
如何讓游客不僅喝普陀佛茶,帶走并自覺自愿地把普陀佛茶當做特色旅游品牌產品送禮?普陀佛茶就要成為更有影響力、消費力的名茶,并由業內的名茶,成為消費市場的名茶,并轉型升級為名牌。還需要我們共同進一步修行,做到覺行圓滿。(笑)
前兩天,為了今天的交流,我研究普陀佛茶的數據,知道今年普陀佛茶沒有參加我們的由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聯合中國茶葉研究所《中國茶葉》雜志、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等等的2024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研究。問為什么?會長回答:“沒有人具體辦事”。我非常理解今天行業協會的難處,沒有人做事,許多事力不從心。
但是,如今的普陀佛茶,不僅僅是寺廟茶,更是舟山市普陀區茶葉產業協會在2008年注冊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涉及協會成員及授權使用的茶企、茶農的共富問題,因此,我們還是得想辦法。
普陀佛茶的地理標志保護的區域范圍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的城東街道、環南街道、解放街道、昌國街道、鹽倉街道、臨城街道、白泉鎮、干覽鎮、馬岙鎮、小沙鎮、岑港鎮、雙橋鎮、金塘鎮、北蟬鄉;普陀區的沈家門街道、東港街道、勾山街道、展茅街道、朱家尖街道、桃花鎮、六橫鎮、登步鄉;岱山縣的高亭鎮、東沙鎮、岱東鎮、岱西鎮、衢山鎮、秀山鄉。
普陀佛茶【證明商標】的保護范圍,網上有兩說,一是舟山市現轄定海區、普陀區、岱山縣3個區縣共28個鄉鎮行政區域;二是僅普陀區行政區域范圍內的諸海島。具體需要跟商標所有單位舟山市普陀區茶業行業協會確認。
合影留念
根據目前我們通過研究得到的信息分析,未來,普陀佛茶從名茶轉型升級為名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推動,達到覺行圓滿。
一、加強品牌化意識,實現品牌化引領
二、加強商標的法制化運營管理保護
三、整合相關資源,實現組織化創新
四、加強品牌文化與數智賦能
五、利用科學評估工具,進行品牌建設效能評價
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升維探索案例
攜手探索,永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