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云院長受邀參加麗水“兩山”實踐成果上海推介周
6月15日-18日,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指導,麗水市農業農村局、麗水市委宣傳部等共同承辦的麗水“兩山”實踐成果上海推介周活動,在上海農業展覽館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問海借力 共創未來”。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受邀參加兩岸學者(專家)話麗水“兩山”實踐圓桌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
15日上午,麗水“兩山”實踐成果上海推介周現場舉行活動開幕式。開幕式包含領導致辭、麗水“兩山”實踐成果發布儀式、魚米之鄉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麗水館”開館儀式、簽約儀式等環節。
開幕式后,現場舉行兩岸學者(專家)話麗水“兩山”實踐圓桌會議。會議圍繞“詩意棲居,自然生長”的口號,以秀山麗水的時間向度為敘事邏輯,講述從麗水農業在二十四節氣下的生活智慧,到新時代麗水“兩山”實踐成果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轉化,再到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麗水路徑探索,通過兩岸學者(專家)的對話思考,對未來精致農業與農文旅品牌創新發展路徑進行探討和交流。
麗水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黃力量以《擦亮“山”字系品牌 做深“土特產”文章》為題發表演講。
胡曉云院長以《中國式現代化品牌建設的麗水探索》為題作主旨演講。
胡曉云院長指出,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下,麗水通過“六個選擇”達到了價值轉化:
1. 探索切合麗水資源與市場鏈接的品牌化道路。2013年的麗水擁有“秀山麗水”“全域生態”,是“養生福地”,農業產品及經濟主體體現了“多小散特高”的狀態,應該選擇怎樣的區域發展道路?堅持“生態現代化+品牌化引領”的發展模式。
2. 探索切合麗水農業現實與共富發展的品牌化道路,打造麗水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生態精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帶動企業與農戶共同發展。
3. 探索具有普惠性共富價值的系統化品牌創造模式,以系統化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推動區域整體與產業品牌互動發展。
4. 探索具有麗水區域文化特色的“四感共生”的品牌美學與品牌文化,表達區域特色美學,創造區域特色品牌文化。
5. 探索“天人合一”的生態品牌哲學與生態品牌創造方法。以黃精茯苓雞為例,它生長在江南的最后秘境麗水松陽,溜達于茶田山間,日常飲食黃精、紅茶,以浙大為背書,擁有科技賦能,體現了麗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品牌哲學。
6. 探索以特色品牌創造與全球消費者平等對話,以麗水自主品牌與上海人民、世界市場共享麗水區域價值的道路。
原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部門總經理、中國美院藝術管理系客座教授何春寰以《一樣的山水情——兩岸兩山理論實踐策略與思考》為題發表演講。
隨后,現場開展圓桌論壇交流,《小康》雜志社副社長賴惠能,東南大學建筑國際化示范學院教授、臺灣大學名譽教授夏鑄九,何春寰教授與胡曉云院長分別從各自研究領域對麗水市農業產業及農業品牌發展提出專業建議。
胡曉云院長表示,麗水“兩山”實踐成果上海推介周的主題是“問海借力 共創未來”,麗水不僅要借助上海政府的協同力、企業的協同力、資金的支持力,還要借助更重要的“三個力”,即上海消費者對麗水的關注力、消費力、想象力。
下午,現場舉辦了麗水市農業農村領域“招大引強”項目推介、麗水市文旅產品推介、麗水市農業農村領域“招大引強”座談等活動。
本次活動共有115家麗水農企參展。除了成果發布展示和項目合作簽約,還有農業農村領域“招大引強”項目,縣(市、區)文旅產品,“我在麗水有間房”等內容推介,麗水“山”字系產品特裝展示、“麗水山耕”市集、“麗水味道”、“媽媽的味道”小吃一條街等眾多活動,線上還開啟了“麗水山播”直播帶貨系列活動,讓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即可飲泉、品耕、賞景,沉浸式體驗麗水風情。
“麗水山耕”是2014年由研究院團隊擔綱規劃的,全國首個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的地級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21年,團隊為其制定了第二個五年規劃。近年來,麗水堅持“兩山”發展理念,以“山”做文章,構建 “山”字系品牌,即“麗水山耕”“麗水山居”“麗水山景”“麗水山泉”,推動麗水花園鄉村“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走出了一條品牌融合下的鄉村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