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云院長應邀出席重慶特色伴手禮品牌“渝伴禮”首發儀式
導語
城市伴手禮作為“必帶必購買”“禮尚往來”的承載,就是城市氣質的縮影。伴手禮品牌既是講好城市故事、展示城市文化和特質的關鍵,也是母子品牌戰略的典型實踐。
胡曉云院長應邀出席重慶特色伴手禮品牌“渝伴禮”首發儀式
4月2日,以“渝你相見渝禮相伴”為主題的重慶特色伴手禮——“渝伴禮”品牌發布推廣活動在重慶舉行。“渝伴禮”品牌LOGO正式亮相,同時全球首發“重慶味道”“重慶藝創”“重慶精造”三大品類30個入選“渝伴禮”的品牌產品。
為加快培育特色伴手禮品牌,重慶于2024年12月正式啟動重慶特色伴手禮品牌認定工作,通過在全市范圍內認定一批兼具國際范、時尚風、巴渝味的重慶品牌,助力“城市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活動共吸引300多個品牌報名參與。經評審委員會初評審核,100個品牌進入候選名單。通過全國網友線上點贊、專家綜合評審相結合的方式,最終按照“重慶味道”“重慶藝創”“重慶精造”三大品類綜合評選出30個具有在地屬性或重慶地域文化價值內涵的品牌。
代表了重慶飲食文化的重慶火鍋底料、重慶小面、涪陵榨菜、永川豆豉、張鴨子、潼南檸檬、巴渝茗茶、梅見等10個品牌產品入圍“重慶味道”品類。“重慶藝創”品類則有大足石雕、巴渝刺繡、涪州結繩、榮昌夏布、銅梁龍、楠山坊、郵票上的重慶等10個品牌入圍。“重慶精造”品類包括譚木匠、山神漆器、榮昌陶器、大足五金、菩璞香水、冷酸靈、神女面膜、山城手表、宏美達蜀錦包、祥飛絲巾等10個品牌。
“渝伴禮”品牌LOGO發布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作為“渝伴禮”品牌評選的專家評審會主席,應邀出席了首發儀式。
胡曉云院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渝伴禮”的誕生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誠信、優質的重慶特色產品,更通過品牌化路徑推動城市形象傳播,為全國各城市伴手禮品牌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胡曉云院長認為,“伴手禮就是城市氣質的縮影”,重慶通過“渝伴禮”將文化符號轉化為消費語言,既激活了傳統工藝的生命力,也以市場化思維回應了新消費需求。“這些產品既承載著重慶的歷史文化,比如紅巖文創、榮昌陶器等,也包含了潼南檸檬等通過產業鏈延伸創新的案例。”許多傳統農產品通過包裝升級、消費場景創新等拉近了與年輕群體的距離,解決了運輸便利性和消費體驗的痛點,展現了重慶的創新精神。
在記者提到從300多件產品中層層篩選出30件“渝伴禮”入選品牌產品時,胡曉云院長用“寧缺毋濫”強調了品牌的遴選標準。她建議,“渝伴禮”作為城市伴手禮品牌,一定要嚴格把控準入標準,在商標管理和產品品質上“扎緊柵欄”,避免濫用稀釋品牌價值。
在品牌傳播方面,胡曉云院長表示,要強化傳播力度,在本地市場與外地市場同步推廣,借助國際展會、文旅活動等場景,推動“渝伴禮”走向更廣闊市場,讓產品成為重慶形象的流動廣告。“當消費者接觸到這些產品時,他們感知的是重慶的誠信、創新與文化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