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品牌雙化融合賦能鄉村振興——數字品牌研究所揭牌!
導語
4 月 22 日上午,“數字品牌研究所”揭牌儀式在浙江大學規劃院舉行。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唐冬壽副廳長與浙大規劃院厲華笑院長共同為研究所揭牌。農業與生態規劃分院袁康培院長宣讀任命文件:聘任胡曉云教授為數字品牌研究所名譽所長,任命周晨為數字品牌研究所所長,任命朱振昱、莊慶超為數字品牌研究所副所長。
4 月 22 日上午,“數字品牌研究所”揭牌儀式在浙江大學規劃院舉行,研究所隸屬農業與生態規劃分院。研究所依托浙江大學農業A+雙一流學科的理論研究背景,立足浙江大學規劃院綜合型規劃設計研究機構的資源優勢,主動融入浙江數字化改革發展大浪潮,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農業農村數字品牌研究智庫。
研究所匯聚了全國農業農村數字化、品牌化層面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和一線管理人才,堅持品牌化與數字化“雙輪驅動”深度融合,通過數字賦能品牌、品牌承載數據,高效打通農產品-農商品-農禮品增值鏈,大力發展農業品牌經濟、鄉村數字經濟,為加快推進浙江省以及全國數字鄉村建設、農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服務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此次揭牌儀式由院長致辭、主題報告、揭牌儀式、領導發言、座談交流五個板塊構成,由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業與生態規劃分院袁康培院長主持。
農業與生態規劃分院袁康培院長主持會議
厲華笑院長首先代表浙江大學規劃院對與會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感謝,其次從規劃院的發展歷程、平臺優勢、服務“三農”成果等角度切入,闡述為什么要在規劃院建立數字品牌研究所及對建好數字品牌研究所的信心,最后表明了研究所的成立是規劃院深入落實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扎根浙江更加科學有效服務“三農”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決心,與規劃院已連續三年舉辦的鄉村振興論壇、去年成立的大數據與空間創新實驗室是一脈相承又各有重點,從規劃的角度整合資源具備系統性、前瞻性和戰略性。
厲華笑院長致歡迎詞
數字農業方法論
農業與生態規劃分院袁康培院長從數字農業的實踐應用場景出發,熱情洋溢地介紹了數字農業的歷史沿革、發展邏輯、主要技術手段和存在短板,以及未來打造農業種植業操作系統的設想。通過自主研發的“拍見”人臉掃碼識別小程序、“愛植保”APP等人工智能AR技術展示,跳脫枯燥的理論世界,鮮活呈現數字如何賦能農業,受到現場嘉賓的一致好評。
袁康培院長激情分享
品牌農業世界觀
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以傳承浙大求是精神,弘揚浙大情懷服務浙江農業為源頭,首先回顧了從事農業品牌傳播、品牌戰略、品牌規劃的心路歷程。從理論研究到實踐項目,充分認識到按照中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基礎,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實用性和科學性。其次,從技術層面旁征博引,提出目前我們正處在虛擬與現實交匯的數字世界,充分理解當前的數字化存在,用互聯網思維,多層次多維度賦予農產品價值開發,聯動數字化生活,創造品牌影響力。最后,提出數字品牌雙輪驅動,是以品牌化為目標,數字化技術為手段,產生最好的品牌溢價,完成服務“三農”發展的使命。
胡曉云教授高屋建瓴
數字品牌雙化互動
數字品牌研究所副所長朱振昱從當前農業數字化、品牌化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數字品牌研究所的發展定位、發展目標和建設內容,用左腦和右腦比喻數字化和品牌化的關系,說明“雙化互動”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以農業生產、加工、監管到營銷全過程數字化為愿景,通過品牌、品質和營銷全方位的結合,整合發展資源,實現發展訴求。
朱振昱副所長傾情講述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唐冬壽副廳長與浙大規劃院厲華笑院長共同為研究所揭牌。
農業與生態規劃分院袁康培院長宣讀任命文件:聘任胡曉云教授為數字品牌研究所名譽所長,任命周晨為數字品牌研究所所長,任命朱振昱、莊慶超為數字品牌研究所副所長。
唐冬壽副廳長與厲華笑院長共同揭牌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唐冬壽
唐冬壽副廳長首先對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賀,認為其對于解決長期困擾農業發展的問題具有現實意義;其次對數字品牌所的發展提出三個關注點:一是數字化賦能農產品生產,實現農業生產和品質把控的透明化和精準化,二是數字化賦能農產品營銷,基于大數據匹配經營群體,實現精準打造產品,精準推送產品等,三是數字賦能品牌運營,按照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推廣、統一營銷、統一監管的要求,提升品牌溢價;最后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邀請袁院長、胡教授赴省農業農村廳授業解惑,尤其是對于省廳目前正在推的“浙農碼”、肥藥雙制提出建設性落地意見,二是數字品牌的策劃落地,在涉農環節要拿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三是加強品牌政企產學研合作,以“浙樣施”平臺為例,研發方便老年人使用的農業服務設施設備。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數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 郭紅東
以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為抓手,打通農業農村數字化品牌化發展關鍵環節的堵點。目前農業生產面臨的問題是生產沒有組織化,經營主體建設缺乏標準;品牌化溢價效益不高,鄉村結合集成發展較弱。數字品牌所的成立可以發揮規劃院的優勢,把規劃與落實運營結合起來;政府方面,建議整合資金,做好數據采集的新基建建設投入。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經處處長 葉建軍
葉建軍處長表示很受啟發和鼓舞,對于行動派的浙大人為之自豪。同時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工作與規劃相結合,尤其是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要落實的一系列工作,與國家政策相吻合;二是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要深挖細化落實“二十字”方針;三是與國土空間規劃相結合。接下來農業生產將按照農業生產力布局規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補足浙江當前飼料供應糧缺口。
農民日報高級記者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董事 蔣文龍
當前,全國各地紛紛聚焦“數字農業”,據不久前農業農村部組織的一項專題評估數據顯示:浙江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總體發展水平為 68.8%,遠超全國36%和東部地區41.3%的綜合發展水平,縣均投入額更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倍。數字化為品牌化賦能,品牌化讓數字化變現。但“雙化”猶如兩條平行線,互不相交。研究所的成立,希望通過“雙化互動”,讓數字化和品牌化發展獲得新的空間。縱觀農業發展歷史,充分證明一化獨放(如標準化、機械化、產業化、組織化等等),必是不可持續的。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調研員 程兵
一是通過品牌化實現優質優價。梳理農業農村核心業務,摸清家底,做好三農數字資源普查;二是數字農業應用場景,最好具有普遍適用性,打破壁壘,區縣聯動,形成合力;三是研究所要在理論研究方面有所成。一方面要有大的框架設計,另一方面要有小的切入口,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觀點碰撞,火花閃爍”
與會專家學者就數字品牌雙輪驅動發展展開熱烈討論,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設想,對標農業農村發展的現實困難,積極尋找數字化品牌化解決路徑。
出席揭牌儀式的還有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春麗、芒種數字鄉村(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巧佳、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岳曉蘭、南京數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欣欣、浙江農合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黃鵬等企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