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聞丨胡曉云院長出席2024第三屆寶船國際茶文化節(香港)并作主題演講
9月27日,2024第三屆寶船國際茶文化節(香港)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主辦,中國國家地理·國茶地理承辦,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等單位協辦。活動期間,舉行了“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全球發布活動、項目發布會、高峰論壇、主題展覽等環節,來自海內外近200余位專家、政府、茶企和機構代表參加。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品牌建設專委會主任、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出席活動,并作題為《茶境,療愈身心靈的場景》主題演講。
本屆文化節以“茶旅嘉年華 茶道通天下”為主題,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促使中國茶走向世界,讓中國茶旅目的地名揚四海。
上午環節的“中國茶旅論壇”以“茶旅機遇與挑戰”為主題,云集中國茶界專家、旅游行業專家、茶企和旅游機構代表,為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我院胡曉云院長作為受邀專家,參與了論壇討論。
胡曉云院長參與討論
論壇以圓桌會議的形式展開,與會嘉賓站位高遠,從頂層設計角度切入,對中國茶旅的發展提出見解,從品牌打造、平臺搭建、政府和協會組織的積極動員、發展思維的轉換與人才的儲備等多個角度進行了探討。
參會人員提出,打造茶旅目的地,既要在茶產品本身下功夫,對茶文化充分挖掘與多維度展示,也要從茶文化+概念入手,超越茶本身,緊密關聯茶相關的美好事物,為茶旅賦能。
中國茶旅論壇
在下午的開幕式中,中國國家地理·自然教育總經理宋靜茹進行致辭,她介紹,《中國國家地理》從2005年開始發起“選美中國”評選活動,不僅推動了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同時為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推薦了一個個體驗中國獨特魅力的目的地。
今年,中國國家地理啟動“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評選活動,跨界利用其“傳播中國之美”品牌影響力,以媒體力量賦能中國茶旅前行,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茶旅、感受茶旅的魅力,愛上茶旅。
中國國家地理·自然教育總經理宋靜茹
茶是有著深厚人文積淀的地理物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國良表示,自古以來,中國茶葉出口路線眾多,這些茶葉貿易路線為商業、經濟、文化的交流做出重大貢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歷史發展。茶旅是最能體現地理社會要素的載體,發展茶旅未來可期。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國良
演講環節,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云帶來了《茶境,療愈身心靈的場景》主旨演講。胡曉云教授從“茶境”展開,分析了其包含的生境、情境、心境、意境、道境、化境的六個層面的內在結構,她提出,要以品牌思維實現品牌化發展,才能獲得“六境合一”的消費價值提升。同時,聚焦尋找原型、延續文脈、創新認知、傳遞價值四個方面,塑造具有療愈價值的“茶境”。
茶境所包含的生境、情境、心境、意境、道境、化境六個層面的內在結構
茶是“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的一把鑰匙。自中國國家地理發起“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以來,全國多地產茶地積極申報。
根據十大標準、40項指標,評審團對各申報地進行考核,最終選定“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云南景邁山、四川蒙頂山、福建福鼎、杭州徑山、湖北恩施、廣東英德、江西廬山、河南信陽、廣東東源、西藏墨脫。在與會嘉賓的見證下,“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正式面向全球發布。
十大目的地不分先后順序
為提升十大茶旅目的地的全球影響力,提高產品規劃和服務能力,中國國家地理?國茶地理廣泛聯絡不同推廣渠道、文旅服務平臺等,多維度為入選茶旅目的地引流賦能。
據了解,“中國十大茶旅目的地”評選活動在“中國大美茶山”項目基礎上發起,該項目旨在挖掘茶山生態多樣性之美,講好新時代茶山故事,生成新內容,創造新場景,協力推動茶山觀光、茶村振興、茶區研學。2023-2024年度全國首批30座茶山入選,現場為入選茶山主理人頒發了入榜證書,為評委會的推薦官和評委頒發了榮譽證書。
為評委會頒發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