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浙江打通品牌服務“最后一公里”
8月14日,浙江旭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將一面“精準施策,品牌指導”為內容的錦旗,送到淳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感謝該縣建立的品牌指導服務站,精準施策品牌指導,今年上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對該企業申報的“開爾及圖”商標予以馳名商標擴大保護,徹底解決了企業發展中品牌被侵權的苦惱。
為貫徹落實“品牌強省”戰略,打造知識產權生態最優省,推進全省各地品牌指導服務站規范化建設,提升基層品牌服務質量,8月13日上午,全省品牌指導服務站工作現場會在杭州市余杭區召開。省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陳振華,商標處、知識產權發展處、專利監管處、知識產權研究與服務中心、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省局相關處室,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余杭區人民政府、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及全省各地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共70余人參加會議。省市場監管局陳振華副局長對過去一年來全省品牌指導服務站建設工作及今年上半年全省商標、專利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回顧,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要求全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緊扣省局“50200”年度工作主線和“四個起來”目標要求,加強推進品牌指導服務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發揮品牌指導服務站在基層知識產權服務發展中的實效和作用,深化知識產權服務新發展格局,構建知識產權多元治理體系,打通知識產權服務市場主體“最后一公里”。
兩年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區縣市場監管局在深化為企業“三服務”中,通過部門挖掘品牌資源“自我革命”的勇氣擔當,充分發揮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以建立首批品牌指導服務站103家為平臺,打通品牌服務“最后一公里”,真正讓企業受益到“真金白銀”。
建立首批品牌指導站103家
全省新建各類服務站103家,其中去年建設43家,今年新建60家。在103家服務站中,依托產業融合建站的40家,占總量39%;依托原有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進行疊加建站的37家,占總量36%;依托鄉鎮街道等行政管理部門建站的26家,占總量25%。其中,約四分之三的服務站建在產業園區、專業市場、行業協會,有效實現了市場監管工作觸角延伸,拉近了與市場主體工作距離。
培養品牌指導專業隊伍
目前品牌指導服務站共有專職工作人員243人,其中96%服務站配有專職工作人員,平均每家擁有專職人員2人以上;92家實現了專項經費保障,占服務站總數的89%,平均每家年均經費約為11.7萬元。同時這支隊伍平均年齡輕,充滿生機和活力,有效承擔起了基層日常知識產權法律培訓、注冊指導、維權咨詢、政策建議等基礎工作,彌補了基層知識產權力量不足等問題。
整合事項優化幫扶通道
103個服務站整合了知識產權注冊、管理、保護全事項,拓展實現商業秘密保護、知識產權司法援助等工作,有的還納入了標準化、計量、質量等內容,暢通了基層指導幫扶的通道,打通了指導服務市場主體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服務站共受理工作咨詢3.2萬次,走訪企業9150家,現場解決問題2189個,指導開展維權796次,協調組織打假387次。
推動區域知識產權工作發展
103家服務站,輻射市場主體達69.4萬戶,累計指導商標注冊申請2.3萬件,指導專利注冊申請8.3萬件,組織專題培訓534次,受惠主體3.1萬人次。在今年抗疫斗爭中,象山縣輸配電行業商會服務站等,始終奮戰在一線,圍繞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外貿行業、服務行業進行數據分析和點位突破,助力企業實現貼牌加工向創建自主品牌轉變,實現從“知本”到“資本”的運用,激活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上半年,全省商標和專利的申請、授權量均實現逆勢上揚,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增幅領先廣東、上海、山東等東部兄弟省市。商標和專利質押融資數據也在上半年分別實現87%和159%的同比增長,領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