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品牌之路,讓農業更有“賺頭”
從8月8日在承德市召開的河北省品牌農業工作現場會上獲悉,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加強品牌農業建設,今年,河北省將集中力量抓好10個系列“河北品牌”、12個區域公用品牌、20個領軍企業品牌建設,帶動全省農業品牌發展,形成“突出重點、分級推進、帶動全局”的品牌建設新格局。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農業;農業強不強。關鍵看品牌。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2017年國務院將每年的5月10日確定為中國品牌日,再到2018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質量興農之路,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迎來了難得的農業品牌建設發展機遇期。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鞭r業本就是地域特征鮮明的產業,差異競爭,錯位發展,才能打造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品牌。各地政府強力務實推動之下,農業品牌創建熱情高漲,一大批特色鮮明、質量過硬、信譽可靠的區域農業品牌脫穎而出。河北省立足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抓好10個系列“河北品牌”、12個區域公用品牌、20個領軍企業品牌建設,以“突出重點、分級推進、帶動全局”的品牌建設新格局,打造“河北品牌”,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讓農業更有賺頭。
品牌是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的追求,近年來我國現代農業正步履堅定地行走在充滿希望的品牌之路上。無論是已深入人心的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還是河北將重點提升的承德山水、萬全鮮食玉米、山海關大櫻桃、柏各莊大米、永清胡蘿卜、滿城草莓、獻縣肉鴨、饒陽蔬菜、巨鹿金銀花、雞澤辣椒、藁城宮面、海興有機羊,都是以品質為根本,增強品牌“競爭力”。
質量為基,讓品牌有底氣。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生態環保、品質優良、味道獨特的農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推動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以塑造綠色、高品質的農產品形象,推動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價值鏈的整體提升,帶動區域特色產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帶貧產業加快發展,讓農業更有“賺頭”。
邁入新時代,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實力、有信心走好品牌之路,釋放更強大的農業品牌紅利,推動中國鄉村美、產業旺、農民富,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