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米變名米,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的6年努力!
導語
2019年6月,芒種品牌管理機構與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合作,開展“吉林大米”品牌戰略提升規劃項目,規劃工作目前已接近收尾,“吉林大米”品牌新形象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正式面世。懷著對新成果的期待,讓我們首先對“吉林大米”這一品牌的前世今生進行一次細致的回顧。
“農業品牌化”匯聚著越來越多的聚光燈,如何推動“區域農業品牌化”邁向中高端水平,并為其提供更好的發展土壤?
在糧食大省吉林,吉林糧食人用6年的時間,探求著這個問題的答案。
6年時間,“吉林大米”實現了從“好米”到“名米”的華麗轉身,在國內市場樹立了中高端品牌地位,成為吉林農業的新名片,更成為全國糧食行業結構性改革的標志樣本。
我們沿著吉林大米品牌的脈絡溯源追流,就能看清“吉林農業第一品牌”迅速發展的軌跡。
“五個一工程”破解產業痛點
吉林省是我國優質的粳稻生產核心區。優越的自然環境、適宜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吉林大米品性自然、品質超群的特質。全省粳稻種植面積1300萬畝,稻谷總產量125億斤,折合大米80億斤左右,其中40億斤銷往省外。
曾經的吉林大米產業,由于長期缺乏品牌意識和龍頭企業的引領,產業大而不強,企業小而不精,品牌雜而不響,生產優勢沒有轉化為產業優勢,品質優勢沒有轉化為效益優勢。而這些,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成為吉林大米產業發展的痛點。
痛定思痛,吉林大米開始了刻不容緩、勢在必行的品牌逆襲。
為了使吉林大米“好米變名米,名米賣優價”,2013年4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吉林省大米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產業做大、品牌做響”的工作思路。
2014年被視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的元年。這一年,我省從培育大米地理標志品牌入手,用區域品牌整合企業品牌,進而形成了具有吉林特色的大米標志品牌
2015年12月,我省出臺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以“五個一工程”為統領,整合資源要素,實施公共品牌引領戰略;整合生產要素,實施產業融合發展戰略;整合渠道要素,實施營銷模式創新戰略。
隨著品牌建設的持續發力,吉林大米品牌影響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創造了國內區域性農產品公共品牌快速崛起的奇跡。吉林大米品牌一次又一次上演了“聲名鵲起”的動人傳奇,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與品牌建設之初相比,目前全省水稻播種面積增加了100萬畝;優良品種覆蓋率超過80%,其中特優品種占20%以上;中高端大米產量翻了一番多;直接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以上。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我省近年來都未啟動。
“五化”步伐趟出新糧道
成績背后,是6年來吉林糧食人的辛苦付出,是一系列切實有力措施,共同描繪出的“米走八方”的發展藍圖。
總結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經驗,可歸結為“五化”,即:工程化統領,構建核心體系;立體化推介,擴大品牌影響;多元化傳播,講好品牌故事;標準化管控,夯實產業基礎;創意化營銷,促進提質增效。
2015年,吉林大米品牌建設駛入“快車道”。這一年,以打造吉林大米“五個一工程”為核心的吉林大米品牌建設5年規劃正式出爐,明確了發力重點和前進方向。自此,吉林大米以“五個一工程”為抓手,打造核心品牌、構建產業聯盟、搭建電商平臺、制定標準規范、建立營銷體系。
營銷渠道是吉林大米終端產品的出口,是吉林大米品牌騰飛的“跑道”。圍繞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場定位,吉林大米品牌戰略不斷升級。從直營店(柜)到電商平臺、到產銷直通、再到“吉田認購”,每一個模式的推出,都有產品與市場的磨合,模式與渠道的精準對位。
2016年,吉林大米入駐北京糧食集團在京18個商超系統中的1000多家門店;2017年,吉浙兩省22個城市“以米結緣”,結成“對子”,率先實現兩省對口務實合作;2018年,吉林大米牽手山西小米,“吉晉產好米,大小兩相宜”轟動國內糧食市場;2019年,上海東方社區信息苑百名金牌講師與吉林大米產業聯盟企業一道走進社區,開創了吉林大米省外“本土化”傳播的新模式;2020年,一場跨越2200公里的“云發布”活動,再次書寫了國內糧食產銷合作、品牌營銷互動的新篇章。
這張時間表上的每一步都是探索,每一步都是創新。
“五個一”經驗堅守初心
6年時間,吉林大米實現了行業“蛻變”,走過了最艱難的品牌初創期,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的典范。
吉林糧食人說,如果總結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的經驗,則對應著另外的“五個一”——
一份囑托: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延邊調研期間提出“糧食也要打出品牌”。正是這份囑托,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注入了不竭的動力,也讓品牌建設成為我省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一種重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省領導多次對吉林大米品牌建設作出批示,財政部門、市縣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配合。從上到下,多級政府、多個部門協同發力,為吉林大米品牌建設的持續推進提供了堅強的后盾支持。
一個團隊:品牌建設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是一個新課題,這個系統性課題的解答,絕不是簡單依靠一個策劃公司就能實現的。為此,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成立了全國唯一一個大米產業處,建立起專門的團隊全面負責品牌建設,潛心突破品牌建設路上面臨的一個個“關口”。
一直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于品牌建設同樣如此。6年來,從開創省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先河、到各自精彩的百余場推介活動、再到營銷模式1.0-4.0版本的不斷升級,創新精神賦予吉林大米品牌建設持續鮮活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一群守望者:吉林大米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公用品牌與企業品牌的創建與壯大,都離不開一批農業企業家扎根鄉土的理想、守護食品安全的責任、強產報國惠澤民生的情懷、深耕農業產業化的堅守。正是這樣一批優秀的農業企業家,使吉林大米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農產品公用品牌,而是成為了一個集理想、責任、情懷、堅持于一身的地域人文品牌。
總結過往,更是重溫初心。
“吉林大米差距在品牌、潛力在品牌、希望在品牌、出路在品牌。”這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設啟動實施、走到現在、仍將繼續前行的最終落腳點。
2020年孟夏時節,一株株稻苗為吉林稻區鋪滿新綠。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精彩的吉林大米故事,仍將繼續為吉林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增添鮮活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