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業品牌急需告別"小、亂、雜"現象
近年來,重慶市大力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頗有影響力的品牌。圖依次為涪陵榨菜、黔江獼猴桃、豐都肉牛、梁平柚的生產加工或收獲場景。(資料圖片)
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巴味渝珍”展臺。 記者 栗園園 攝
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提升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已成為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其中,品牌建設貫穿農業全產業鏈,是引領農業產業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加快脫貧攻堅、推動綠色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
我市高度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圍繞打造“巴味渝珍”全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編制出臺了一系列方案和規劃,極大推動了農產品品牌化進程,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短板。如何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提高農業競爭力,助力鄉村振興,成為我市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一道重要課題。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備受矚目的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在公布的300個公用品牌目錄中,我市忠縣柑橘、梁平柚、巫山脆李、黔江獼猴桃、涪陵青菜頭、酉陽茶油、豐都牛肉、榮昌豬、城口山地雞、永川秀芽、江津花椒等11個農產品品牌上榜。
“這已然超過各省市的平均數,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我市農業品牌化建設的成果。”市農業農村委市場品牌處副處長秦大海說,為助推農業提質增效,提高農業競爭力,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化建設,每年都為此投入2000萬元財政資金。
“各方大力推動下,我市農業品牌化進程明顯加快,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對比其他農業強省,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秦大海說。
農產品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許多消費者在選購農產品時,不僅看質量還要看品牌,品牌農業打造漸成社會共識。
2017年,我市緊跟中央決策部署,召開了全市品牌農業發展大會,組織編制了《重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戰略規劃》,出臺了《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的意見》,將農業品牌建設納入對區縣綜合目標考核內容。次年,我市又印發了《重慶市農業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在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引領上狠下功夫。
“在推動農業品牌化過程中,我們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推廣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推進基地標準化生產。”秦大海介紹,此外,我市還委托專業團隊深入區縣農業企業、產業基地進行調研,于2017年成功推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
目前,我市以“巴味渝珍”為龍頭,以單品類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品牌、國家級和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品牌為支撐,已基本構建起以“三品一標”為基礎的品牌體系。截至2019年11月底,“巴味渝珍”授權企業及產品達到185家392個。
在品牌效應驅動下,一批特色農產品溢價能力逐步提升。以巫山脆李為例,今年每斤脆李在基地的售價平均達到8元,市場零售均價為12元,分別比去年提高了3元以上。
不僅如此,我市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也持續增強。2018年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上,奉節臍橙、涪陵榨菜、榮昌豬入選全國“100個農產品品牌名單”;2019年豐收節上,江津花椒、巫山脆李、榮昌豬被推選為“最受市場歡迎名優農產品”;2019中囯國際商標品牌節上,涪陵榨菜、奉節臍橙、永川秀芽3件地理標志商標獲“2019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
“這次,我市11個農產品品牌又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這份目錄是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下編制的,含金量很高。”秦大海說。
品牌“小、亂、雜”等短板客觀存在
“成績值得肯定,但必須看到我們的短板和不足。”秦大海說,雖然近年來我市農業品牌化進程加快,品牌效益逐漸凸顯,但仍處于起步階段,與浙江、山東、黑龍江等地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首先是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不高,存在著農產品分等分級、包裝營銷不夠等問題。其次,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尚不完善,導致農產品流通效率不高、成本很高,不少好東西產得出,但運不走、賣不掉、賣不上價。
另外,我市受地形地貌等生產條件限制,農業產業普遍規模不大,農產品品牌“小、亂、雜”現象突出,知名品牌較少。
以茶葉為例,我市是茶業小產區,但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就有9個,企業品牌及產品品牌更是多達數百個,盡管各品牌都持續加大營銷力度,但收獲甚微。
就我市庫區最大的“致富果”柑橘來說,目前名氣最響亮的仍是奉節臍橙。隨著近年來品牌化觀念深入人心,忠縣的“忠橙”、萬州的“玫瑰香橙”、開州的“春橙”等柑橘公用品牌也逐漸壯大,在柑橘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但由于各區縣各自為政,所以僅從單個品牌的產量來講,在市場占有率上就難以與贛南臍橙匹敵。
“贛南臍橙是純甜口味,我們奉節臍橙是酸甜,果味重些,在品質上并不輸于他們。但對方通過資源整合,發展規模遠超我們。而且,贛南臍橙品牌營銷力度大,因此市場影響力較大,價格比我們賣得貴些。”奉節縣農業農村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科的費文明無奈地說。
“所以,我們必須統一認識,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自加壓力,持續推進我市農業品牌的培育和建設。”秦大海說。
五個方面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
那么,重慶市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推進農業品牌培育和建設,提高農產品溢價能力,釋放品牌效益?
“下一步,我們將從五個方面著手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推動品牌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秦大海說。
第一,強化品牌整合做優。立足“一圈兩群”區域條件和發展定位,在“一圈”重點推進涪陵青菜頭、永川秀芽、涪陵龍眼荔枝、貢米等品牌整合,復興山城沱茶、永川豆豉、黃花園調味品、合川桃片等傳統“老字號”;渝東北打好“三峽”牌,整合柑橘產業,做強做優脆李、生態畜禽等品牌;渝東南則重點發展中藥材、高山蔬菜、調味品、特色食用菌、茶油等。
第二,強化農產品產銷對接。利用京東、阿里、抖音等渠道,推動品牌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營銷,積極搭建線下線上立體營銷平臺。此外,會同商務部門,組織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物流企業、電商平臺等市場流通主體,走進農產品產區、田間地頭,與生產主體進行全面、深入、精準對接。
第三,強化品牌宣傳推介。加強與CCTV等國家級媒體以及有影響、有流量的地方媒體、新媒體深度合作,創新宣傳方式,持續用力、全方位宣傳推介“巴味渝珍”全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全力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第四,加強“巴味渝珍”監管。嚴格執行“巴味渝珍”品牌授權管理機制,進一步做好“巴味渝珍”品牌農產品質量監管。
第五,發揮好品牌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增強各地的品牌意識,推動品牌建設工作上臺階。(記者 栗園園)
記者手記》》
農業品牌應政企攜手共建
當下,隨著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廣大消費者已不僅僅滿足于吃得好,更要求吃得安全、有質量,因此十分注重品牌選擇。
農業企業作為農產品的直接生產者和制造者,不管是從順應市場需求角度,還是從自身發展角度,都應承擔起農業品牌化建設的主要責任。對于企業來說,農產品品牌作為農產品的“身份證”,代表著品質和信譽,體現著產品的獨特性、特異性和專有性,是與消費者建立信任的有效途徑,也是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此外,農業產業風險較大,通過品牌化建設可幫助企業更好地抵御風險,降低損失。
品牌建設貫穿農業全產業鏈,培育周期長,投入大,僅靠企業一己之力難以支撐,因此政府也需承擔起加強指導規劃,加大人才培育、資金投入的重要責任。在產業發展中,通過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打造,能整合資源,破解品牌小、散、亂局面,形成發展合力。另外,通過財政資金持續投入,加強產銷對接,加大營銷推廣,能不斷提高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總之,農產品品牌打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農業企業和政府共同發力,方能打造出一批“叫得響”的農業品牌!
相關新聞》》
重慶市農產品走俏中國農交會
11月中旬,以“禮贊七十華誕,做強農業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江西南昌舉辦。期間,我市特色農產品收獲了眾多市民、經銷商、農業企業、電商平臺的好評。
“這是來自我們合川的龍鳳紅薯,我們那里的土質為紅棕紫泥土,種出來的紅薯水分高,香味濃,甜度高,大家可以來嘗一嘗。”在合川展區,代表龍鳳紅薯前來參展的家庭農場主譚強海從烤箱中取出烤好的紅薯分發給眾人品嘗,大家連稱好吃。
“你們這個紅薯樣子雖然不好看,但口感確實好,很甜。”一位姓衛的北京經銷商在試吃后,當場便下單1000斤。
在黔江展區展臺內,工作人員紛紛上陣,一邊忙著切獼猴桃,一邊熱情地引導、介紹。展臺外,一撥撥市民們蜂擁而至,爭相品嘗,不少人在離開時手上都提著一箱獼猴桃,連連說著“口感好,酸酸甜甜的,果味很重”。
在忙碌的展銷之余,各區縣、企業也抓住難得的機會,在場館里四處“打望”,學習經驗。
黔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站的王代平在會場轉了一圈,明顯感覺浙江、黑龍江等地的農產品品牌做得比較好。“他們在品牌化方面起步較早,農產品從生產、包裝到品牌設計都是精心打造,而我們的品牌產品就比較簡陋粗糙,顯得檔次較低。”
王代平表示,回去后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在產業發展中加強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嚴格抓好農產品質量;二是提高企業品牌化意識,講好品牌故事,加強產品包裝設計。
源味石柱的晏眀學與王代平感受相同。晏眀學說,莼菜營養價值高,在高端消費市場前景可觀,可透明塑料袋的包裝過于簡陋,接下來將在包裝設計方面多花心思。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本屆農交會上,我市組織了20個區縣及200余家企業參展。通過3天多時間的推介,潼南與京東簽訂檸檬、蔬菜采購意向協議2.5億元;20多家渠道商及商會、協會與榮昌洽談合作意向,意向銷售榮昌豬肉制品、海棠香橙、河包粉條、包黑子竹筍等農產品580余萬元;重慶市深圳地標農品電商有限公司確定包銷重慶黔江三磊田甜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1500畝獼猴桃;盒馬鮮生與黔江達成合作意向,表示將到實地考察……
“這些成果充分證明,我市農產品在品質方面是經得住考驗的。”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