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多小散” “抱團”闖天下——山西打造“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助力農民增收
“今年蘋果長勢不錯,每畝果園能產4000多斤優質果,收入1萬多元不在話下?!痹趻鞚M紅蘋果的果園里,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北景鄉西村果農王社民說,“以前賣蘋果咱得去找客商,現在客商拿著現錢找咱。出現這樣的反轉格局,和咱蘋果這個金燦燦的品牌——‘運城蘋果’不無關系。”
運城市近年來通過打造“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帶動當地蘋果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有力帶動了當地農民收入增長,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支撐。
告別各自為戰 推出區域公用品牌
位于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市地處北緯35度黃土高原區,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海拔高、溫差大,是公認的蘋果“黃金生產帶”。運城市果業發展中心主任潘建祖說:“目前運城市蘋果種植面積約為185萬畝,年產量80多億斤。全市有果業企業、合作社上千家,注冊的蘋果商標近千個,過去由于沒有自己的區域公用品牌,蘋果品牌呈現多、小、散的特點,攤子很大,溢價力卻很小?!?/p>
“每到收獲季節,很多購銷商帶著印有各類蘋果品牌的包裝箱進駐村里,就地打包裝箱,直接供應各大城市超市。”王社民說,“汗我們出了,錢卻讓中間商賺去了!”
如何讓運城的種植優勢變為市場優勢?2017年11月,在第二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上,“運城蘋果”作為區域公用品牌首次公開亮相,并推出制定的平臺建設規劃和運城蘋果品牌規劃,以結束長期以來品牌雜亂、各自為戰的歷史。
目前,運城市按照“區域公用品牌+縣域品牌+企業商標”模式,通過實行“母子品牌”運作,全市優質果品在對外推介、產品包裝和廣告宣傳上統一使用“運城蘋果”這一品牌,做到口徑一致、商標一致、包裝一致。
提升品牌品質 創得出更要叫得響
“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后,運城市同時公布了運城蘋果的生產標準,讓優質運城蘋果從全市2000多個標準化果園里得到精心管理,以過硬的果品質量支撐區域公用品牌,以推進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果業發展。
“從開花到下樹采摘,一個蘋果要經過疏花、疏果、套袋、脫袋、轉果等12道工序,這就是運城蘋果管理的標配,‘運城蘋果’這個響當當的品牌就是從標準化果園里精心管理出來的?!边\城市萬榮縣賈村鄉張李馮村果農賈應澤說,按果業部門制定的標準管理,長出來的蘋果又大又紅,每斤收購價達到三四元錢,1畝果園輕輕松松收入1萬元以上。
別人的蘋果論斤賣,一斤兩三元,而臨猗縣角杯鄉上豆氏村果農吳中定的蘋果則是論個賣,一個就能賣10元。“我們實行合作社統一管理,施有機肥,不打化學農藥,果園有機質含量達1.8%以上。這樣種出來的蘋果著色更紅,含糖更高,不少客戶慕名而來,當然能賣上好價錢。”他說。
“如今,對運城果農來說,不少新理念、新技術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從無公害到有機蘋果,高品質果品的比例大幅提升。這些成為運城蘋果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迸私ㄗ嬲f。
“握手”國際市場 打造農民增收“金名片”
圍繞“運城蘋果”品牌建設工程,運城市把打造果品出口平臺、進軍國際市場作為一個重要手段,要把“運城蘋果”這一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展示。截至目前,運城市出口注冊果園達到231個,運城蘋果已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秘魯、俄羅斯等63個國家和地區。
“運城蘋果好吃、好看、好賣,我們布拉戈維申斯克的市民都喜歡它。”長期在運城市臨猗縣萬保果業合作社采購蘋果的俄羅斯阿穆爾州商人亞歷山大·哈巴洛夫說。
“從3角錢1斤,到3元錢1斤,再到10元錢1斤,運城蘋果從國內到國際,從無名到品牌,價格翻了好幾番。”臨猗縣富山豐果蔬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永峰見證了蘋果出口的神奇,也領教了品牌的力量。
借力國際市場,運城市倒逼蘋果生產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使蘋果出口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運城市還將從事出口水果的企業、注冊果園園主組織起來,與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合作,讓運城蘋果通過電商渠道走出國門,實現了線上線下經營。
百棵蘋果樹,能富一農戶。小果農對接大市場,增收效益明顯,2018年運城市果農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重點果區的果農人均收入突破萬元。從“賣產品”到“賣品牌”,依靠“運城蘋果”的品牌引領,蘋果已成為帶領運城農民致富增收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