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品牌”雙輪驅動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大連品牌產品展銷受到市場追捧
以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大連國際農業博覽會今日在大連星海會展中心精彩亮相,300平方米大連農產品品牌綜合展區,集中展示了我市數十個地標品牌、遼寧名牌農產品及重點農業品牌企業。多年來,我市以綠色農業發展為導向,以品牌農業為引領,大力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產業,讓大連農業邁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今年的達沃斯會議上,來自瓦房店市復州古城的油桃可謂風光無限,因其個大形美、香味濃郁、果肉脆爽,而廣受達沃斯與會嘉賓的好評,并先后兩次走進達沃斯會場。和油桃一樣,近年來,不少大連農產品都曾通過達沃斯享譽世界。依托綠色和品牌強力護航,大連農產品正在不斷叩開世界市場的大門。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大連大櫻桃”“大連蘋果”“莊河藍莓”等15個種植業農產品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登記;另外,還有水產、畜牧以及其他農副產品地理標志43個,全市地標產品總數達到58個;全市有效期內的省市名牌農產品共有86個,位居遼寧省第一;光明山鎮草莓、東馬屯村蘋果等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鎮33個,星臺鎮棚桃等遼寧特產之鄉24個。大連市大櫻桃產值已經突破70億元,同時通過節慶活動和鄉村旅游活動等“接二連三”創造產值90億元,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大連市農民依靠農產品品牌效應總體同比增收約1.5億元,每戶每年平均增收近2000元;出口貿易額實現230億元、占全省農產品出口額的75%。
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由吃飽到吃好、吃得安全的需求升級,中國農業正在全面進入一個品牌和綠色發展時代。實現農業品牌化和綠色化,加速打造地域特色農業品牌,也已成為農業現代化實現程度的顯著標志和鄉村振興的重大引擎。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水果、水產、蔬菜、畜牧和花卉等優勢特色產業,實現從生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延伸了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先后出臺30多項扶持政策,加快推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步伐,激發了廣大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積極性,實現了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規?;洜I。與此同時,持續開展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精品果園創建活動,推動了全程標準化生產管理,一批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和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內容, 關系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效。要實現產業興旺, 就必須從打造特色產業、加強品牌建設等方面下功夫。近年來,按照譚作鈞書記和譚成旭市長“讓大連優質農產品遍布全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指示,政府相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組織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沈陽、哈爾濱、北京舉辦“都市農業、品質大連”優質特色農產品宣傳推介系列活動;推動中農批冷鏈物流項目在上海舉辦了“大連莊河數字藍莓發布會”。為了擴大推介會的影響力,擴大宣傳范圍,借助大型會議、重要活動、重點項目為載體,宣傳了大連大櫻桃、藍莓、海參、鮑魚等優質特色農產品,集中展示宣傳了我市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了大連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
積極借助互聯網平臺提升推廣大連綠色農業品牌。去年,大連優質農產品推介首次以 “快閃店”的模式出現在哈爾濱最繁華的索菲亞藝術建筑廣場,哈爾濱市50多家采購商到會。利用一周時間在京東瓦房店館、金州館等網絡平臺,向全國采購商、消費者宣傳推介我市高品質農產品,這是市政府與京東線上資源合作又一模式的創新。我市優質特色農產品京東網上平臺新增關注3萬多人次,通過“無界零售”快閃店,引導大櫻桃、油桃等水果銷售5萬噸,實現銷售額380萬元以上。今年,又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共同策劃了大連網絡櫻桃節,投放百萬紅包,實現了千萬網絡資源宣傳大連大櫻桃。
從“無界零售”快閃店到百萬紅包大派送、千萬網絡資源總動員,大連農業已經進入一個“互聯網+”時代。為了推進大連農產品電商發展,推動農產品網上銷售,早在2017年我市就與京東商城合作,引導大連農業企業開展電商銷售渠道。并聯合建設銀行大連分行在星海會展中心舉辦“建行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線下招商推介會”,幫助農業企業拓寬銷售渠道,經過培育和引導,目前,全市涉農電子商務店鋪已超過800家。以櫻桃為例,全市櫻桃線上銷售已超過8000噸,同比增長80%;訂單量超過300萬單,比去年增加100多萬單,同比增長76%。全市一等果50%左右通過線上發貨,為果農增收致富開辟了新途徑。
據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正在研究出臺全市農產品品牌建設整體方案,結合全市品牌發展規劃,加大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的政策扶持和獎補力度,積極探索標志使用和管理新機制、新方法,采用“農產品地理標志+企業商標”雙標識方法管理打造品牌的總體思路,調動企業用標、創建品牌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下一步將繼續組織申報“大連油桃”“大連藍莓”等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實現“五朵金花”全部綻放,推出大連農產品整體品牌形象,同步進行商標注冊、版權登記和授權使用,重點培育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真正成為大連在國內外叫得響的城市名片。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綠色發展是品牌農業叫響的最大保障。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今年再次致信大連市政府,對2018年大連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出表揚。在2018年農業農村部4次例行監測中,我市生產基地和市場銷售的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全年平均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8.8%、100%、98.3%和97%,位居全國前列。
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讓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一直是大連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點。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不斷加大源頭治理、強化監督執法,實施標本兼治,牢牢把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不斷提升生產過程管控能力和水平,大力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健康種養新模式,推進防蟲網、殺蟲燈、赤眼蜂防蟲、水肥一體化精準施肥、畜禽生態健康養殖、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等一系列重大綠色防控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保障產出品質量安全。從統計數據看,我市農藥、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呈現負增長趨勢。市縣鄉村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隊伍基本健全,鄉級農畜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達到210個,村級協管員隊伍達到2436名,大連市政府連續10年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市政府績效考核,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基本建立“縣有人查、鄉有人管、村有人看”的網格化監管體系。今年以來,我市又陸續出臺了農藥包裝和農膜等廢棄物回收與處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保障政策,全力為綠色農業和品牌農業發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