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良種”公用品牌全國首發 良種繁育賦能科技興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9月23日,正值秋分時節,“壯麗七十年 豐收頌祖國”全國70地慶豐收融媒體直播山東(寧津)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動儀式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寧津縣舉行。在啟動儀式上,寧津良種公用品牌正式發布,寧津良種智庫同日揭牌,這標志著寧津良種生態圈正式搭建。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谷滿倉,鬲津之畔的寧津大地一派豐收景象,農民們滿懷收獲的喜悅,迎接“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糧食的豐收得益于風調雨順,更得益于好的良種和先進的種植技術,良種是農業和林業生產中最核心、最基礎、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產資料。種業是寧津縣的特色產業,在糧食生產連續增長和農產品有效供給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今年是豐收年,我們夏糧取得了豐收,從目前情況看,我們的秋季玉米也會大豐收。”寧津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榮興介紹,今后寧津將圍繞如何做大產業基地,采取措施引導老百姓,發展壯大良種產業,通過發展良種產業,實現致富增收,同時也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近年來,寧津縣堅持突出特色,全力打造“中華麥?寧津種”產業品牌,該縣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目前,全縣小麥繁種面積10萬畝,自主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到3億多畝。寧津建有全省首家民營農科院——山東良星農業科學研究院,擁有國審小麥品種3個,省審小麥品種4個,其中“良星99”已被確定為國家小麥品種審定的對照品種,成為小麥新品種審定標桿。
在上午的啟動儀式上,寧津良種公用品牌的正式發布,標志著正式加入種子基地“國家隊”,成為一支守衛“種子主權”的重要力量。寧津良種智庫同日揭牌,良種智庫加入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農技部門和高校的專家學者,他們將組成寧津農業發展的“思想庫”、“智囊團”,為寧津現代農業的政策研制、決策執行等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隨著“寧津良種”大品牌的正式發布和寧津良種智庫的正式成立,意味著寧津良種生態圈正式搭建。
記者了解到,寧津良種以“振興種業”為使命、以“鄉村振興”為方向、以“齊魯樣板”為目標、以“區域特色”為基礎,將更好地釋放新舊動能轉換潛力。同時,寧津縣圍繞著小農戶有效對接現代農業,讓全縣3萬小農戶搭上了產業富民的“順風車”。其中,良星種業公司打造麥種基地6萬多畝,吸收小農戶4000余戶,每年戶均可增收2000元,小麥良種繁育已經成為寧津縣一大富民產業。
“我們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出了高產優質的冬小麥和冬大麥,通過科技興農助推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有望改變啤酒用麥靠進口的現狀。”山東良星農業研究院院長劉俊升告訴記者,研究院加大了育種經費,招聘了科研人員,對小麥玉米育種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些年農科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種業科技創新起到了關鍵作用。
今后,寧津將以品種為核心技術,圍繞良種繁育、種子檢測、質量控制、良種銷售等環節,引進國內先進經驗、設備、技術、資源、模式及產業鏈上下游服務及加工企業,通過育、繁、推廣一體化的轉化模式,著力打造育種全產業鏈,實現良種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