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山地農業成為鄉村振興“黃金名片”
4月2日,記者從2025水城區早春農特品牌推介暨發耳櫻桃旅游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水城區農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立足區內的資源稟賦,以“涼都三寶”(獼猴桃、刺梨、茶葉)為主導產業,打造精品水果、中藥材、食用菌、“水城三鍋”(羊湯鍋、茨沖雞火鍋、烙鍋)等優勢單品,以產業集群發展為戰略路徑,一體構建“生態+產業+文化”公用品牌體系,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夯實產業基礎,構建品牌矩陣。聚焦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建成以獼猴桃、刺梨、茶葉、精品水果為主的農業特色產業100余萬畝,在農業領域榮獲了一批“國字號”名片。先后獲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6項榮譽,各種農產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黔貨出山貢獻了水城力量。構建起“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三級品牌矩陣。
科技賦能產業,提升品牌競爭力。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大等10余所科研院校建立幫扶機制,并依托對口幫扶水城區的國家科技特派團技術力量及廣東省中山市幫扶力量,在生態農業發展、農特產品研發、品牌打造、加工銷售等方面打造“全方位”支撐。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農大等科研機構,攻克刺梨營養萃取、獼猴桃保鮮等關鍵技術,建設種質資源庫提升品質。開發藥食同源高附加值產品,如刺梨膠原蛋白肽飲品、無糖茶飲料、獼猴桃果汁等。
加強品牌宣傳,拓展市場空間。以“涼都三寶”區域品牌為統領,細分刺梨健康IP、獼猴桃生態IP、茶文化養生IP,通過地理標志認證、直播電商、國際展銷等多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2024年,“涼都三寶”銷售額突破2.6億元,初好刺梨產品成功進入“一帶一路”市場,并在老撾設立海外展銷店。“水城三鍋”則通過旅游節、美食節等活動,與農產品形成“以食帶產、以產促游”的互動效應,加大品牌推介力度,講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公信力。
深化三產融合,延伸品牌價值鏈。培育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和國家、省、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等新型經營主體119個,充分借助初好公司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金字”招牌開展市場營銷,推動年產8.4萬噸14條刺梨生產線和年加工2200噸22家茶產品加工企業含綠量轉化為含金量。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推動種養業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由賣“原字號”向賣“制成品”轉變,有效延長產業鏈、增加價值鏈、拓展利益鏈,推動產品增值、產業增效。積極拓展營銷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建立交易市場和品牌店,做大做強水城農業產業。探索“農旅+研學”新業態,打造茶園觀光、刺梨采摘體驗等文旅項目,延伸產業鏈價值,通過建設白族茶葉小鎮、刺梨主題園區、獼猴桃高標準產業園等,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
強化生態理念,塑造品牌差異化優勢。充分挖掘和發揮生態優、立體氣候明顯、生物資源富集的優勢,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尤其是瑪瑙紅櫻桃、“涼都三寶”早春茶、獼猴桃、刺梨正風行天下。而“水城三鍋”作為地方飲食文化名片,以“原生態食材+傳統工藝”為特色,與農產品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聯動,共同塑造“康養水城·地道風味”的品牌形象。
“未來,我們將以‘涼都三寶’與‘水城三鍋’為雙引擎,持續深化品牌建設、全鏈升級與三產融合,讓山地農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黃金名片’。我們誠邀各界朋友共品水城風味、共繪康養藍圖!”貴州水城農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陶浩說。(記者 郭?坤)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