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獼猴桃成為群眾口袋里的“黃金果”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近日,在蒼溪縣文昌鎮鴛鴦村獼猴桃基地,只見整齊劃一、錯落有致的獼猴桃架之間,農戶們正積極開展獼猴桃春季管護,鋤草、拉枝、清園、追肥,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農忙景象。
村民羅桂賢邊拉枝邊笑道:“家門口務工比外出強!一天掙100多塊錢,一個月能賺兩三千塊錢,掙的錢也夠家里日常開支?!毕袼@樣的“獼猴桃鐘點工”,村內已有90余人,人均月增收超2500元。
文昌鎮有得天獨厚的獼猴桃種植自然條件,鴛鴦村巧借自然資源稟賦,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與廣元市昌圣實業有限公司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獼猴桃特色產業,以產業發展帶動就業,讓群眾實現家門口增收。截至目前,通過蒼溪縣慨而康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昌圣實業有限公司提供就業崗位,累計帶動周邊群眾就業150余人次。
“我們蒼溪紅心獼猴桃味道好,每到上市季外地客商紛紛打電話、發微信訂購,十分暢銷。”提起村里的“黃金果”,宋剛自豪地說,“今年,我們村計劃新建高標準獼猴桃種植基地 50畝,建設高標準伸縮式避雨大棚,實行三層有機質培肥,采用聚土栽培法,定植對萼水楊桃做砧木,嫁接紅陽品種,我有信心將我們村獼猴桃園做成全鎮的示范樣板。”
去年,鴛鴦村堅持紅心獼猴桃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流轉土地128畝,農戶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解決了村里土地長期閑置的問題,還拓寬了在家村民的收入來源。今年,該村將繼續以獼猴桃產業為突破口,圍繞“擴渠道、強品牌、促增收”的目標,不斷激發產業經濟的蓬勃活力,力爭今年全村獼猴桃掛果1400畝,產量100余噸,年收入達700余萬元,有效帶動群眾增收。
“農村富裕,產業為根。”宋剛表示,下一步,該村黨支部將繼續按照“黨建引領+合作社監管+農戶參與”的發展思路,動員周邊村民擴大種植面積,帶動更多農戶加入獼猴桃產業中來,讓獼猴桃成為群眾口袋里的“黃金果”。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