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子 大產業 “莫干本草”項目以深加工賦能茶產業
早春時節,德清連綿的山脈水氣氤氳。莫干山研究院王思佳博士的實驗室里,也不時飄來沁人心脾的茶香——一袋袋干制的莫干黃芽春茶、莫干黃芽秋茶正經歷著一場“奇妙之旅”。
“這是剛從工廠帶回的中試產品,其中功能性發酵茶飲有2款,香氛有1款,接下來我們要做純度檢測,對制作工藝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王思佳是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的執行主任,技術團隊長期聚焦于海洋藥物和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與產業化,在天然植物成分提取、分離多個領域中積攢了多年技術經驗。去年年中,王思佳作為九三學社的一員,在統戰部門的組織下,多次帶領技術團隊分別前往貴州、青海、廣州等地開展技術幫扶共富行動,在青海海西州、貴州黔西南州幫助當地企業完成了3項技術優化,并達成后續資源開發戰略合作,這也為研究院跨區域校企合作項目帶來了新思路。
“這些企業基于當地特色植物資源,開發了多種類的藥食同源產品,很受市場歡迎。我們就想到,德清的莫干山也是一處非常值得挖掘的富礦。”王思佳說。
回到德清后,團隊開始著手開發“莫干本草”項目,以德清莫干山特色植物為原料進行精深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開發系列的功能性發酵飲品、香氛以及戶外運動補劑凝膠,賦予天然植物更多的可能。
作為西天目山東支余脈,莫干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0%,大竹海構成的一道天然屏障,營造了茶區小氣候,莫干黃芽更是列入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名錄。而近年來,茶飲界做“簡”法催生的無糖茶,已悄然成為貨架上的主力產品。隨著無糖茶飲逐漸“口糧化”的趨勢,“莫干本草”決定以莫干黃芽為原料,將瓶裝茶飲作為項目的首推產品。
什么樣的茶飲更健康?對于消費者來說,近幾年在海外備受追捧的發酵茶飲正在悄然改變著年輕人的飲品消費習慣,而對于中國傳統特色茶飲的延伸開發仍存在一定技術瓶頸,為了最大化保證營養成分的同時避免使用防腐劑,如何在產品配料表里“做減法”成了考驗技術團隊的主要研發任務。
“茶很容易氧化,現泡茶和隔夜茶的色澤、口感千差萬別。加工和滅菌、保鮮等技術的不斷革新,才能‘鎖’住茶湯的色、香、味,讓它從上架到售出這段時間,風味品質始終如一。”王思佳說,為了能最大限度保留茶的風味,他們從茶葉粉碎、熱浸提取、純化再到濃縮等多道工序都很講究。“或許實驗室小試時,茶的口感非常好,但進入廠家中試階段,受到溫度等因素影響,風味就會有所改變,為了達到最好的口感,我們制作出了很多不同配比的樣品進行測評。”
而對于“茶小白”來說,除了茶本身的醇厚、鮮爽,還需要更加豐富的口感。在王思佳的實驗室里,還有幾袋涌泉蜜桔的橘皮、新會的陳皮等。“在之前的技術幫扶中,我們也接觸到了當地的優質農產品,也將以此為原料做一些復配的組方,進行風味茶飲的開發。”王思佳告訴記者,與無糖茶飲市場一樣,國產天然功能香氛市場也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第一批“莫干本草”將會遴選2至3種功能茶飲、香氛產品推向市場,把德清的特色農產品帶向更多的消費場景。
目前,“莫干本草”項目已成功進入莫干山研究院概念驗證中心首批生命健康系列支持項目,享受到了德清對于青年入鄉的專項支持政策。
“德清好山好水,‘山珍’琳瑯滿目,除了莫干黃芽以外,之后我們還會將石斛、金錢柏、松針等植物納入研究,打造種植、加工、品牌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讓人們能夠分享更多農產品收購、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收益。”王思佳說。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