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甜蜜“富民經”
農民采摘 通訊員 李世華 攝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西林縣,地理標志產品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當地特色經濟發展之路。西林縣位于廣西最西端,地處桂滇黔三省(區)結合部,這里曾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發展滯后。近年來,西林縣將地理標志保護工作作為重要抓手,從政策、資金、平臺、標準等方面精準發力,全力將特色農產品西林沙糖桔打造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金色名片”。
西林沙糖桔憑借清甜多汁、口感細膩的品質,在國內外市場贏得良好口碑,于2012年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截至目前,西林縣沙糖桔種植面積達20萬畝,年產量達47.7萬噸,年產值超過12億元。
筑牢發展根基
為守護西林沙糖桔這張“金名片”,西林縣逐步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夯實保護制度、加大保護力度、強化保護宣傳、加強合作共贏等五大工作機制。
近年來,當地出臺了西林縣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西林沙糖桔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等10多個政策性文件,為地理標志產業的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保駕護航;發布了《地理標志產品 西林沙糖桔》等地方標準,初步形成了由地方標準、團體標準與企業標準組成的標準體系,從原材料、生產加工到銷售管理等環節規范產業發展。
同時,西林縣結合“雙打”行動、“鐵拳”行動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保護等,形成多部門聯合執法保護機制,持續打擊假冒地理標志“搭便車”、虛假宣傳“擦邊球”等行為。
近年來,西林縣市場監管、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聯合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地理標志”的產業發展模式,規范產業發展,提升品牌形象,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以前我們種沙糖桔,都是自己找銷路,價格不穩定。現在,得益于龍頭企業的帶動,我們按照統一的標準種植,不愁銷路,收入也穩定了。”提起沙糖桔種植,西林縣古障鎮央達村的果農黃強深有感觸。近年來,西林縣推行統一產品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形象、統一供應鏈管理、統一品牌營銷“五個統一”,同時鼓勵龍頭企業和營銷大戶帶頭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助推西林沙糖桔遠銷全國。
助力品牌“出圈”
近年來,西林縣推動地理標志品牌與“千年句町 九香西林”區域公用品牌融合發展,在區內外建設了7個農產品特色館,將地理標志品牌與區域公共品牌同步宣傳推介,打造出包含“游九香”“品九香”“購九香”在內的“九香”系列品牌,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與此同時,當地堅持“生態立縣、農旅富民”的發展戰略,推出“西林沙糖桔主題旅游路線”,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普合新豐村果旅融合休閑示范園、那勞宮保府等鄉村特色農文旅基地成為熱門“打卡”景點。2024年,西林縣全年旅游總消費突破10億元,農文旅融合成效顯著。
西林沙糖桔產業走俏的背后,是當地多年對地理標志產業的耕耘。“廣西沙糖桔來東北了!”“南北奔赴,收獲甜蜜!”……2024年,11名廣西“小沙糖桔”前往東北研學旅游備受關注。西林縣加強與東北文旅的互動,通過贈送沙糖桔等方式回應東北人民的關照,上演南北雙向奔赴的佳話,進一步提升了西林沙糖桔的知名度。
為進一步提升西林沙糖桔的品牌影響力,西林縣積極舉辦各類產業文化展示活動周;鼓勵企業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進行農產品推介,參加全國優質農產品博覽會等大型展會活動。同時,西林縣還與北京新發地、深圳海吉星等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起長期穩定的產供銷關系,西林沙糖桔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拓展了全國市場。
“優質沙糖桔的收購價最高可達10.4元/公斤。西林縣沙糖桔種植帶動果農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個別專業種植戶通過種植西林沙糖桔,年收入可達百萬元。”西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加強地理標志運用,西林縣逐步實現“文化走出去”“品牌亮起來”“客源引進來”的目標,還聯動“一區一帶一中心”文旅發展新格局,推動了西林特色農產品的快速發展。
“在地理標志的助力下,西林沙糖桔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將以打造中國沙糖桔產業強縣為目標,不斷提高西林沙糖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加強地理標志保護、運用等工作,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展市場空間,進一步推動西林沙糖桔產業的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西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