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串起“共富鏈” 浙江桐鄉“興羊富農”促增收
連日來,浙江省桐鄉市河山鎮五涇生態羊場十分熱鬧,迎來建成后第一批“住客”——900多只湖羊在現代化羊場中安了家。
步入這一“賓館級”羊場,電動撒料車在羊圈穿梭一圈,輕松完成“送餐”工作;冬季卷簾保溫、夏季風機排熱,調節羊舍溫度;自動清糞排尿系統及時啟動清理工作,資源化利用“天然肥料”……
“養了30多年羊,還是頭一回用上高科技養羊法。以前靠經驗,現在靠數字化!”羊場已初步運營起來,負責人費阿二感到既新鮮又期待,盼著這新法子能讓小羊們長得更好。
湖羊養殖場內景。沈澤瓴 攝
眼下,五涇村將閑置用地轉化為設施農用地,占地面積12.05畝的生態羊場可實現湖羊存欄2700頭,預計年產值達600萬元。將羊場出租給養殖大戶,每年能為五涇村集體經濟增收20余萬元,還能提供就業崗位。
從遠近聞名的紅燒羊肉、羊肉面等美食,到現代化湖羊養殖產業鏈,桐鄉通過一只羊探索出了多樣化致富路。
近年來,該市聚焦“土特產”發展需求,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羊業興旺、羊農富裕,湖羊全產業鏈產值超10億元(人民幣,下同)。
日前,家住桐鄉市梧桐街道的35戶低收入農戶收到了當地共富羊棚分紅。“我用3只種羊‘入股’共富羊棚,拿到3000元分紅。”梧桐街道城西村農戶老李喜滋滋地說,這筆錢是個不錯的收入。
為幫助低收入群體增收,2023年,梧桐街道啟動“抱團養羊”項目。其以桐鄉市起龍湖羊專業合作社作為入駐主體,以“羊羔進棚、年底分紅”方式開展,通過篩選,邀請低收入農戶“入股”。
“入股”后,種羊全權委托合作社代為飼養。既省去低收入農戶勞作、飼養不當造成的損失,又有專業養殖人員日常維護,提高養殖規模和效率,收入比低收入農戶單獨飼養更可觀。
“‘抱團養羊’項目實施期為3年,到期后,我們將根據項目實施績效、農戶增收情況、低收入農戶意愿等情況進行優化。除卻共富羊棚,梧桐街道還打造了‘槜李共富’等項目,拓寬惠民帶富新路徑,培育片區式、組團化鄉村共富聯合體,促民增收。”梧桐街道農業農村辦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直接經濟效益,小羊的加入,為農業發展帶來新的生態循環鏈。
五涇村村書記張國強介紹,“羊群住村”有生態優勢。例如,桑葉是羊群營養飼料,羊糞則作為“天然肥料”滋養大地,肥沃土地有利于蔬果與稻谷生長。此外,農田中稻草秸稈也可用作羊群輕飼料,經濟實惠,減輕秸稈處理負擔。(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