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牛產業”到“牛經濟”的躍遷之路 —平涼崆峒:平涼紅牛產業發展側記
新年伊始,平涼市崆峒區大寨回族鄉的千頭肉牛養殖基地內,兩排壯碩的肉牛順著料槽一字排開,低頭吃草津津有味,并伴隨著“哞……哞……”叫聲的此起彼伏,這便是平涼紅牛產業鏈上肉牛養殖基地的一處“牛風景”。
近年來,崆峒區以“延鏈、補鏈、強鏈”為核心,推動紅牛產業向加工、銷售等環節延伸,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民受益、共享發展”的方式,緊扣創建平涼紅牛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定位,立足優勢特色產業,以規?;N養基地為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初步形成集生產、加工、科技為一體的平涼紅牛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2024年,平涼市崆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啟動,該市首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步入實質性建設階段,為平涼紅?;匾幠;?、產業集群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鍛造了新引擎……
眼下,放眼崆峒,白廟回族鄉柴寺村“全國一村一品”把肉牛養殖手藝代代相傳;以退伍軍人身份在麻武鄉麻武村率先建起萌牛牧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韓愛軍,動員養牛大戶入股,擴大肉牛養殖規模;平涼金皓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峰在草峰鎮十莊村用牛糞做的有機肥促使糧食實現增產……
一處處火熱發展著的牛產業,既是崆峒區村村落落的脫貧攻堅成果,也是平涼紅牛產業鏈帶動鄉村振興“崆峒樣板”。
“近年來,崆峒區緊盯發展機遇,全力推動園區創建,編制完成了《甘肅省崆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規劃》《甘肅省崆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方案》,經過積極申報和全力爭取,成功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立項名單,成為全國第12個以牛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填補了全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空白。”崆峒區畜牧獸醫局主要負責人朱洪力說。
優質飼草的供給能力是平涼紅牛茁壯成長的源動力。記者從崆峒區畜牧獸醫局了解到,去年以來,該區持續推進“糧改飼”,種植飼用玉米16萬畝,玉米秸稈青貯69萬噸。引進北京大北農集團投資建設大北農集團平涼科技園,目前,已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有效彌補全區精飼料生產短板。
一經成鏈的平涼紅牛,越長越壯、越育越多。2024年,在全鏈發展的進程中,崆峒區制定出臺了《崆峒區平涼紅牛全產業鏈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6)》《關于加快推進平涼紅牛擴繁增量的十條政策措施》等牛產業發展激勵政策,聚焦規模養殖、增量擴群、品種培育、飼草供應、品牌營銷等多個方面,通過“真金白銀”的獎勵補貼,助推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區整合各類獎補資金4200萬元,補貼平涼紅牛3675頭,完成見犢補母150頭、凍配改良肉牛4.5萬頭,培育市級萬頭產業強鎮2個、千頭養牛專業村5個,建成規模養殖場(小區)5個,肉牛飼養量達到27.33萬頭。
在“建項目”與“增效益”的加持下,平涼紅牛產業招商引資成果豐碩,銷售渠道也越來越廣。
在平涼市招商引資(北京)推介會暨平涼紅牛系列團體標準發布會上,與3家企業簽訂了框架協議;
中國農科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二期建設項目獲批,中濱平涼紅牛產業園、大北農集團平涼科技園項目落地建設,完成了大北農平涼紅牛核心繁育場建設項目選址工作;
充分發揮隴東活畜交易市場和平涼紅牛數字中心窗口作用,搭建了集活畜交易、信息服務、市場大數據于一體的區域性線上線下交易平臺;
支持引導景興、凱灃、甘肅中肽等屠宰加工企業改造升級,推介凱灃、伊通、丁小龍等平涼紅牛品牌,在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開設專賣店18家,培育帶貨達人11名,全區牛肉產品銷量達到1萬余噸;
以“平涼紅牛”區域公用品牌為依托,以伊通、凱灃、丁小龍等企業品牌為支撐,構建形成了“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的品牌發展矩陣,“平涼紅?!逼放浦群陀绊懥Σ粩嗵嵘?/span>
不僅如此,協調辦理“紅牛產業貸”“裕農快貸”牛產業貸款6億多元;引進科研院所專家等高端人才2名,舉辦培訓班36期,培訓從業人員1600多人;盤活土地300多畝……一系列要素保障為平涼紅牛產業發展解決了平涼紅牛產業融資渠道、發展用地緊張等問題,為保駕護航發展凝聚了合力。
從分散養殖到集群發展,從單一生產到全鏈升級,崆峒區的平涼紅牛產業正以“牛勁十足”的姿態,書寫鄉村振興的“牛氣篇章”。
“隨著一個個平涼紅牛肉牛養殖‘紅利’的釋放以及‘硬核’政策的出臺,紅牛產業正成為崆峒區鄉村振興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平涼紅牛群體規模的擴大將進一步帶動崆峒百姓增收致富,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增長和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崆峒區畜牧獸醫局主要負責人朱洪力說。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