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依山就勢持續做活“土特產”文章
2月11日,重慶市政府“六區一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聚焦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市委農業農村工委委員、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莫杰介紹,自市委六屆五次全會以來,重慶依托獨特地形地貌,依山就勢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體系化、集群化推進千億級生態特色產業培育行動,從產業升級、品牌打造、數字賦能等多維度發力,持續做活“土特產”文章,在巴渝大地書寫鄉村產業振興的精彩篇章。
過去一年,重慶“米袋子”更加豐實,全市糧食產量1100.73萬噸,創16年新高;“肉盤子”更加豐裕,出欄生豬1822萬頭、牛60萬頭、羊480萬只,肉類產量205萬噸,水產品產量61.16萬噸;“菜籃子”更加豐盛,蔬菜產量2436.32萬噸、同比增長3.1%,園林水果產量613.48萬噸、同比增長5.8%,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2670億元,同比增長4.3%。巫山脆李實現全國1000多座城市“今天下單、明天見李”,涪陵榨菜全球熱銷150億包,奉節臍橙品牌價值達到381.7億元,春節前的一場兩小時直播,“爆賣”60萬單、300萬斤。
為進一步加快產業提質增效,助推農民群眾“錢袋子”更加殷實,莫杰表示,重慶將從以下三方面精準發力:
在打造新時代“巴渝糧倉”上,重慶聚焦渝西地區、龍溪河流域等糧油生產優勢區,大力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的“五良”集成模式,探索“噸糧田”技術,目標是實現畝產糧食1000公斤左右,畝均增收超200元,帶動單產提升10%以上,確保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020萬畝,產量達到218億斤以上。
培育巴渝名優“土特產”金名片也是重點工作之一。重慶將提質打造“巴味渝珍”“三峽柑橘”等區域公用品牌,對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節臍橙等特色產品實行“一品一策”,提升國際知名度,同時助力“酉陽800”、巫溪老鷹茶等新興品牌發展壯大。此外,還將升級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頭羊計劃”,吸引并培育一批鏈主企業,打造不同層級的“爆款”產品,推動火鍋食材、生態畜牧等特色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推進農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方面,重慶將積極探索“產業大腦+未來農場”的創新模式,搭建生豬、脆李、柑橘、肉牛等產業大腦,推廣無人駕駛農機、智能拖拉機等先進技術,培育一批現代化未來農場,讓農業生產從傳統經驗模式向數字化精準模式轉變。同時,大力發展數字農業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探索“定制農業”等特色電商營銷模式,將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提升至45%,繼續領跑西部。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