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著力打造新形態共富市集
城鄉市集在全國各地普遍可見,但近年來,在浙江各地,通過為低收入群眾和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減免攤位費、帶動群眾家門口就業、開展公益慈善活動等方式,熱鬧背后更融入了“共富”元素。日前,浙江專門印發《關于促進共富市集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進一步培育發展共富市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據介紹,在傳統市集發展基礎上,今后,浙江將更加注重對農村及結對共建地區消費幫扶,更加注重帶動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更加注重融入傳統文化和公益便民服務,著力建設具有“共富味”“融合味”“煙火味”的新形態市集。對此,浙江明確提出,優化市集規劃布局,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以及開展星級評定工作。
在市集的形式上,浙江提出,一般采取“長期性+周期性”“固定場地+流動攤位”等方式予以靈活組織,并按照不同類型,走好個性化、差異化發展之路。鄉村型共富市集,以持續拓寬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渠道為主要目標,突出地域特色,傳承鄉村習俗,帶旺鄉村經濟,激發鄉村活力;社區型共富市集通過開展惠民消費、助農增收、政策宣傳等活動,推動服務與社區治理相融相促;街區(景區)型共富市集則主要依托商業綜合體、農貿市場、風景名勝區等場所,通過設置共富攤位、對口幫扶展位、與“共富工坊”聯建合作等舉措,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
在運營主體上,浙江將著力引導國有企業、強村公司等發揮優勢,結合主營業務,積極參與共富市集建設,并探索整體運營、委托運營、聯合經營等模式,鼓勵市集引入專業公司、龍頭企業,以及鼓勵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免費開放內部場地,帶頭為運營主體舉辦市集創造條件。
記者了解到,除了推動建立健全產銷合作體系之外,浙江還將依托各地零工市場,加強市集臨時用工和靈活就業信息共享,幫助困難群眾“家門口”就業。聚焦市集就業群體的技能提升,浙江將為他們提供創業指導、技能培訓、項目孵化等服務,加快培養一批“市集經紀人”“市集主理人”,并推動其從“打工者”變成“合伙人”。
根據計劃,浙江將加強市集品牌培育,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帶動性好的共富市集品牌,到2027年,全省將打造百個具有全省示范引領作用的共富市集,每年策劃舉辦千場特色市集活動,帶動重點群體人均年增收萬元以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