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燒餅鋪就“富民路” 浙江縉云聚力發展鄉愁產業
日前,縉云燒餅技術交流展示活動在浙江麗水縉云壺鎮鎮北山村舉行,現場,50余名燒餅師傅們紛紛亮出看家本領,和面、搟皮、包餡、烤制,動作嫻熟,一氣呵成。金黃酥脆的燒餅,引來上萬名游客爭相品嘗。
縉云燒餅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軒轅黃帝在縉云仙都以山泉和面,貼在丹爐內烤餅,所烤出的餅色澤金黃,香氣撲鼻。之后當地百姓效仿之,用竹木作外桶,以窯土為內壁,制成燒桶,專用于烤餅。
縉云燒餅技術交流展示活動。 縉云縣委宣傳部 供圖
如今,小到村莊,大到縣域,縉云舉全縣之力發展燒餅產業。2024年,縉云燒餅產值達到38.9億元,同比增長11.78%。
譬如,此次活動舉辦地北山村就是遠近聞名的“燒餅村”。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有一批村民背著燒餅桶外出謀生,脫貧致富奔小康。直至今日,該村仍有許多“燒餅老板”奮斗在全國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北山村共有500多人在外做燒餅生意,占全村總人口的1/4,每年人均創收20萬元到50萬元。
為了傳承發揚燒餅技藝,北山村不僅成立了縉云燒餅協會北山分會,并且每年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燒餅技能培訓,通過燒餅師傅手把手傳幫帶,讓村民掌握燒餅用料、制作、銷售等各環節的技巧。
“無論是燒餅技能培訓,還是這次舉辦燒餅技術交流展示活動,都是對燒餅文化的挖掘和發揚,更是保障燒餅技藝代代相傳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北山村將依托深厚的燒餅文化,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燒餅特色村。”北山村黨總支書記呂偉明介紹道。
放眼縣域,2014年,縉云專門成立縉云燒餅品牌建設領導小組,打造縉云燒餅品牌,出臺《關于縉云燒餅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把燒餅產業作為富民工程,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扶持。此外,當地先后成立“燒餅辦”、組建“燒餅協會”、開辦“燒餅班”、舉辦“燒餅節”,服務燒餅行業發展。
就在近日,當地還召開“縣域中國·人民歷史”燒餅口述史啟動溝通會,旨在加強燒餅產業研究,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發展經驗。
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趙月枝多年來一直關注縉云燒餅產業發展。她在溝通會上表示,目前,她已帶領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博士生組成的團隊到縉云采寫,通過溝通會,讓學生與燒餅大師提前溝通、相互認識,以促進口述史項目順利開展。接下來,她們將深入縉云各村莊進行實地考察與體驗,力求講述出縉云燒餅的精彩故事。(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