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好一片“葉子”
近日,在四川省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的“白葉一號”種植基地內,茶農們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正忙著為茶樹追施催芽肥,整個茶園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青青白茶苗,濃濃幫扶情。2018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捐贈的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落戶湖南、貴州、四川3省5縣,給當地百姓帶來黨的溫暖和致富希望。目前,茶產業已是青川當地的重要支柱產業。
“‘白葉一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心的致富茶,也是東西部協作的成效見證,‘清風護茶’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就是聚焦‘白葉一號’高質量發展開展政治監督,我們結合實際,制定了專項護航實施方案。”青川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楊紅梅介紹,圍繞縣級茶產業工作專班、技術團隊、鎮村工作隊和承包經營主體四方責任落實情況,成立4支“清風護茶”小分隊點對點掛聯縣域內4大茶葉基地,通過駐點村級監督和日常抽查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動態糾治茶產業資金“滴漏”、茶苗茶園管護“盲點”、群眾利益“痛點”等問題,持續護航茶產業清廉發展。
青川縣紀委監委與縣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共同會商,圍繞全縣6個鄉鎮14個村(社區)7075.5畝“白葉一號”的種植、采摘、收購、加工、銷售等環節,以及茶農茶企急難愁盼問題,廣泛深入一線走訪,收集訴求建議,聚焦土壤改良、精準施肥、定型修剪、草害控制、病蟲防控等關鍵點,督促職能部門出臺青川“白葉一號”技術指標監督辦法,確保靶向施策、點對點解決“白葉一號”茶產業發展問題。
“茶園有沒有技術指導,鄉上是否組織過技術培訓”“茶葉的銷路和收入如何”……前不久,青川縣紀委監委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聯合蒿溪回族鄉紀委到地坪茶園實地走訪,了解茶農茶企對“白葉一號”發展的想法和訴求,詳細詢問茶園經營、管理及銷售情況。
在走訪的基礎上,當地紀檢監察機關督促人社、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部門加強與茶農、茶企對接,推動職能部門解決茶葉采摘用工、茶葉銷售渠道、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此前,針對發現的茶葉銷售主要靠茶農自謀出路、茶葉銷售渠道不夠順暢等問題。在縣級職能部門推薦和蒿溪回族鄉紀委推動下,經過多方努力,近期已與部分省內外采購商、縣內茶企、茶葉專業合作社等達成緊密合作,以全產業鏈培育為導向、產品銷售為突破口,帶動品牌增值、茶企增效、茶農增收。
“這些茶樹是之前種下來的,以前沒有管護過,缺乏相應經驗。政府組織技術人員來教我們技術,茶葉產量上來了,周邊農戶也都參與到茶地的管護中來了。”見到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正在打理“白葉一號”茶樹的地坪村村民鄭升放下手中的肥料盆攀談起來。他介紹,鄉黨委、政府邀請專家、引進企業提供技術指導,讓“白葉一號”存活率提高、茶產量倍增,茶企與茶農簽訂幫帶協議,解決了茶葉加工和銷路問題。現在,茶園管理越來越規范,群眾種茶的積極性高漲,通過種茶制茶實現了增收致富。
建立茶葉專家工作站、打造“白葉一號”數字駕駛艙、做好精深加工是青川縣“白葉一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該縣紀委監委緊盯招商引資和政企溝通服務質量,定期深入茶企了解有關情況,同時與駐企監督員、優化營商環境觀察員保持密切溝通,及時發現并督促有關部門和鄉鎮幫助企業解決曬場雨棚漏雨、設備技改進度緩慢等一系列難題,切實把“問題清單”變為“滿意賬單”,通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增加企業發展信心。
“我們將進一步延伸村級監督觸角,著力解決茶產業發展全鏈條中的具體困難,通過扛牢監督責任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推動‘白葉一號’和‘文旅+’深度融合,讓茶香廉韻伴隨‘白葉一號’茶產業蓬勃發展。”青川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