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市婺城區:“共富市集”背后有工坊
品美食,辦年貨,尋年味。最近,在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城中街道帝壹城西門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共富市集人氣十足,引來諸多買家光顧。來自各個鄉鎮的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及傳統年貨琳瑯滿目,箬陽龍珍茶葉、安地桂花糕、沙畈麥芽糖、羅店玳玳花果膏……一圈下來,左提右拎,不少顧客早已收獲滿滿。
另一頭,在金華職業技術大學,年貨節如約而至。據悉,這是婺城區塔石鄉與該校合辦市集的第二年,走出了一條“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共富新路子,前來參觀選購的市民與學生絡繹不絕,也把煙火氣和年俗味吹到了校園里。
眼下,各種形式的市集在婺城城鄉街頭全面開花,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熱鬧背后有門道。去年以來,婺城區強化黨建引領,探索嵌入式、駐點式和品牌式3種共富市集,并且常態化推動其進商圈、進景區、進社區等“七進”活動。看得見的是各具特色的市集,背后卻是與共富工坊的一體貫通運營,將產銷之間緊密相連,以破解“土特產”賣不出去或者賣不出好價格的現實難題,成效日益凸顯。
在婺城區城東街道,“青春里”“旌彩”“樓里”等6個社區共富市集頻頻出圈,大家每月輪流舉辦兩場,有的展示人文民俗,有的鏈接產銷資源,有的突破常規吃喝玩樂,著眼于增強城市年輕居民的歸屬感。此外,還有在婺州古城里的文化市集,涉及古玩、美食、非遺等百余個攤位,年接待游客超120余萬人次;瑯琊鎮瑯峰山景區共富市集入駐的30余家攤位專賣農家土貨,去年銷售額突破200萬元。
這樣的市集不僅在線下,還通過網絡串聯起跨省乃至跨國的生意。“我手上的是金華佛手,大家收到后,記得放在陰涼處,避免暴曬。”位于婺城區羅店鎮金佛手果園共富工坊的直播間內,主播們正熱情洋溢地講解商品。據介紹,該工坊匯集起附近百余家種植戶,去年全年銷售額達500余萬元。
擺市集得挑日子,有了線上平臺,等于全年無休、永不落幕。而一款產品、一家攤位,畢竟影響力有限,對此,婺城區還打造了“八婺工坊·百鎮優選”婺城古子城體驗店、白塔共富館等一批窗口點位,借助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進一步擴大富民效應。
不到一年時間里,婺城已累計舉辦市集活動200余場次,帶動5000余人創業就業,輻射帶動增收800余萬元,一批具有特色的共富市集逐漸形成。另一組數據則顯示,通過共富市集,婺城區全面激活112家共富工坊,吸納“家門口”就業3800余人,人均月增收2900元。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