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臨平塘棲迎來新一輪蝶變
千年古運河,江南佳麗地。杭州臨平區塘棲古鎮歷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大運河穿鎮而過,使其成為水路要津,明清時期更是商賈云集、富甲一方,冠有“江南十大名鎮之首”的美稱。
進入新時代,塘棲鎮迎來了新一輪的蝶變,2024年,塘棲鎮預計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2億元,分別增長22%和12%,實現全鎮經營性收入200萬元以上村全覆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如何在保留歷史古鎮特色的基礎上,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推動“數智臨平·品質城區”建設逐步登高,成為塘棲在新時代下的重要課題。
強村富農促共富
塘棲鎮的現代化轉型離不開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的帶動。作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塘棲鎮以其優質的地理資源為基礎,發展出了特色鮮明的農業產業。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24年縣域10億元以上“土特產”全產業鏈名單,臨平區塘棲枇杷全產業鏈入選。這得益于塘棲鎮在枇杷全產業鏈綜合提升上下的“真功夫”。
2024年,塘棲鎮積極推進枇杷全產業鏈發展,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打造標準化、設施化、品牌化的枇杷種植基地。與此同時,塘棲鎮還加大了枇杷花、枇杷膏等全株資源的深加工應用,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枇杷產業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預計到2025年底,塘棲鎮將建設10家以上20畝以上的標準化生產基地,并通過引導農民使用更優良的品種、改進種植技術、提高產品品質,打造全省枇杷產業高效生態發展示范區。
為帶領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塘棲鎮以“一村一策”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拓寬平臺結對幫扶、村級留用地安置、存量資產盤活等增收渠道,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并通過合作經營、引入職業經理人、培優育強新農人群體等模式,發揮村級監督聯絡站“監督+服務”效用,進一步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管理水平。
“集體經濟發展了,群眾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今年我們打算通過強村公司繼續發展水果產業和文旅產業。”塘棲村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塘棲鎮還將整體提升共富工坊能級,鼓勵工坊因地制宜抱團共建,打造環丁山湖共富工坊集群,通過資源共享、產業互補、品牌共創,推動共富工坊市場化運作,形成一條“興村助農”共富鏈。
優產棲才強發展
數字化轉型是塘棲鎮產業升級的重要發力點,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
來自塘棲鎮的金杭包裝在紙質包裝印刷方面積累了20多年經驗,不僅能滿足客戶在色彩還原度和工藝精度方面的高要求,還通過引進凹版印刷技術,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從2019年開始,金杭包裝便開始與新興品牌茶顏悅色合作,為其提供高品質的復古風包裝袋,已為他們生產了上百種包裝袋,月產量超200萬個。
“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我們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在意識到原來的生產廠房無法滿足當前的生產需求與創新技術后,果斷進行數字化改造,在提高產能的同時降低污染,實現綠色發展。”金杭包裝相關負責人說。
2024年,塘棲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全面完成了數字化改造1.0,并在6家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試點,金杭包裝、神彩科技等企業已實現數字化車間改造,并在智能制造領域取得了初步發展。
同時,塘棲鎮積極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全年新增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塘棲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帶動了產業鏈的優化升級。
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近年來,塘棲鎮大力推動“棲才”計劃,吸引優質人才,特別是高技術和創新型人才。通過棲才推介、人才建庫、短劇宣傳等“五步引才法”,全年開展校園招聘會、“家門口就業”等校招、社招20場,成功招引1300余名青年大學生,其中包括2名青年博士,為本地企業提供了豐富的人才支持。
同時,為了精準供給“棲才服務”,塘棲鎮建立起“常駐專員+包聯專員”的人才服務隊伍,以“棲才來臨”線上線下招聘平臺助力企才精準對接,涵養創新活力更足、需求響應更快、產城人融合更深的“人才生態圈”。
通過一系列產業升級與人才友好措施,塘棲鎮正加速從傳統產業向高質量、高科技產業轉型,不斷提升整體經濟發展動能。
民生提檔優治理
從前,人們都是踏上廣濟橋看大運河,2024年塘丁超水上游線的通航解鎖了一個新視角:乘著游船賞運河。這條游線是臨平區打造的首條水上觀光游線,串聯起了塘棲古鎮、丁山湖旅游區和超山風景旅游區的7.8公里游線,成為杭州城北文旅的新地標。
為了讓更多市民游客感受塘棲小橋流水、粉墻黛瓦的江南水鄉之美,塘棲鎮不斷塑風貌、優生態,管護綠化1.8萬平方米,加速河道環境系統提升,水環境治理項目共覆蓋4個村、2700余戶農民。
2024年,塘棲鎮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完成了農村天然氣項目建設,覆蓋全鎮15個村和1個社區,共完成12465戶天然氣配套工程,不斷為居民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
在社區治理方面,塘棲鎮通過整合樂苑、南苑和華城三大社區的資源,打造“1+3+N”未來社區空間體系,為居民提供更豐富的公共服務和文化活動。
其中,樂苑未來社區重點關注全齡段居民的需求,南苑未來社區著力推動老年人群體的服務,而華城未來社區則以青年群體為服務重點。通過統一規劃和合作,在提升社區服務質量的同時,也增強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除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塘棲鎮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在不斷提檔。2024年,塘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重新改造并投入使用,成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并于近日獲評2024年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
自開館以來,實踐所舉辦了超過1700場文體活動,吸引了4萬多居民參與。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通過開設“棲享年華”文化公益課、“書香塘棲”全民閱讀等品牌活動,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文化認同和增強凝聚力。
當下,塘棲鎮的蝶變之路已逐步展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塘棲鎮正朝著更加美好、更加繁榮的未來邁進。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