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理標志農產品年產值達400億元 惠及農戶12萬戶
1月3日,浙江省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交流活動在杭州市臨安區舉行。截至2024年底,浙江已建成8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地理標志農產品產量突破2000萬噸、年產值達400億元,惠及農戶達12萬戶。
近年來,浙江在要素保障、資源供給、多維保護上下足功夫,不斷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民增收,開辟了出一條“全要素保障、全方位保護、全產業鏈提升”的浙江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新路徑。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8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以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達325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達116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主體達3050家;2023年,包括臨安山核桃在內的8個案例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二批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地理標志日益成為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金字招牌。
以杭州為例,目前,杭州擁有地理標志共有71件,形成了臨安區臨安山核桃、西湖區茶產業、余杭區徑山茶、臨平區塘棲枇杷等10個超10億元的地理標志全產業鏈,“臨安堅果”、“杭州茶產業”等已申報省級百億元產業鏈,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企業已達810家,其產值從2021年的35億增加到2023年的52億。
西湖龍井列入首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籌建名單;臨安山核桃入選全國第二批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徑山茶榮獲2023年浙江省三茶統籌發展金葉獎。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西湖龍井、徑山茶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此次活動舉辦地臨安有超過1000年的山核桃栽培史及500年以上加工史,其種植面積、產量、加工量和品牌價值連續多年蟬聯中國果品小核桃類全國第一,是全國聞名的“山核桃之都”。近幾年,通過優化頂層設計、堅持生態賦能和品牌化發展,全產業鏈產值達50億元,輻射帶動堅果產業產值達150億元,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帶動76個村15萬林農增收致富,展現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會上,還成立了浙江省地理標志產業聯盟。這是浙江省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標志著浙江省在地理標志工作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為廣大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創新主體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廣闊平臺。
“聯盟的成立讓省內地標協會、企業找到組織,這次活動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關心,也對聯盟凝聚的人才、政策、知識產權、技術等資源要素充滿了信心,我們將繼續把自家產品做精做好,為全省地標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浙江省地理標志聯盟理事長單位杭州姚生記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未來充滿期待。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