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農業全產業鏈向新突圍 “土特產”走上流水線走進直播間
歲末年初,縉云現代數字農業產業園內,浙江長紅麗嫂嫂食品有限公司的燒餅數字化生產線開足馬力趕訂單,白花花的面團在恒溫恒濕的醒發室一“醒”來,便“鉆”進翻缸機被揉捏成型,經拉面、包餡、壓型等數十道工序,迅速“爬”上送面帶,歷經高溫炙烤后,變身一個個金黃的燒餅,裹著熱氣“跳”出流水線。在這里,每天有超5萬個新鮮出爐的燒餅,“坐”上冷鏈物流車直達長三角大型商超。
“我們自主研發,改造出燒餅、爆漿飛餅、菜干燒餅3條全自動生產線,實現拉面、包餡、壓型等一體化作業,生產出了菜干燒餅、榴蓮、香蕉爆漿飛餅等10余款產品。”公司負責人趙世華告訴記者,2024年11月開始,車間全天候滿負荷生產,一條燒餅全自動生產線日均生產6萬個燒餅,3條線全部達產后日產量將突破16萬個。
縉云地處山區,農業資源富集,但農產品優質不優價,面臨農業產業鏈條短,農業產業化、產業融合化程度偏低等難題,以工業化思維來發展現代農業,是解題之法。縉云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縉云向“新”發力,將傳統農業置于現代產業體系謀劃思量,因地制宜發展以縉云燒餅、麻鴨、菜干、茭白、黃茶、爽面、楊梅為代表的“五彩農業”,以全產業鏈為中心,建設高能級產業平臺,重點推動麻鴨和芥菜兩條全產業鏈,發展縉云燒餅、爽面、黃茶等“N”個特色農業產業,加強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形成閉環,構建土特產組團式發展格局,推動農業產業鏈和供應鏈深度融合,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總投資7.95億元的智慧農博城冷鏈物流園已完成主體建設;總投資5.06億元的茭鴨共生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茭鴨共生體系核心示范區提升、麻鴨深加工生產基地和茭白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建設等16個項目加快推進……
以大項目牽引農業提質增效,匯聚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創新要素。位于舒洪鎮的現代數字農業產業園,高樓林立,園區啟用了全新的生產、辦公和倉儲平臺,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正高效運轉。這一集加工、展示、文化創意于一體的農產品專項產業園,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生態閉環,吸引一批農業企業“拎包入駐”。目前,產業園一期首批12家簽約主體陸續入駐,6家正式投產,今年產值預計超1億元。
浙江欣昌農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咸鴨蛋自動生產線、皮蛋自動生產線、生鮮和精深加工生產線加速運轉。負責人虞揮和公司員工化身主播,把直播場景搬到生產線,做起了車間直播。一場直播下來,賣出千余單,梅干菜鴨、黃茶麻鴨、楊梅鴨翅等新品,成為年輕消費者購物車里的“爆款單品”。從“田間”到“車間”再到“直播間”,縉云麻鴨實現“三級跳”。虞揮告訴記者,2024年1月至11月,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7%左右,產值超3600萬元。
“縣里還組建土特產全產業鏈建設工作專班,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集中力量抓補鏈強鏈,并創新推出‘麻鴨貸’‘茭白貸’‘燒餅貸’等‘共富五彩農業貸’,打造鄉村人才一站式綜合培養平臺,累計培育產業領軍人才72名、農創客742名、農民專業合作社474家、家庭農場1334個,讓更多‘新農人’成為‘興農人’。”縉云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朱劍介紹。2024年前三季度,縉云“五彩農業”實現總產值68.8億元,比上年增長11.9%。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