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荔枝蝶變為大產業
廣東省茂名市是我國荔枝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2018年,茂名市以荔枝為主導產業開始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2023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考察調研,了解當地發展荔枝等特色種植業、推進鄉村振興等情況。總書記指出,這里是荔枝之鄉,荔枝種植有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市場空間廣闊,要進一步提高種植、保鮮、加工等技術,把荔枝特色產業和特色文化旅游發展得更好。
一年多來,茂名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賦能產業、深耕創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荔枝產業高地,續寫“中華果園”輝煌。
品種改良,實現早中遲熟荔枝均衡上市
初冬時節,走進茂名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雖然不是掛果季,但荔枝樹挺拔蒼勁、枝葉繁茂,展現出勃勃生機,預示著豐收的希望。一棟棟民居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林間,這里便是柏橋村。
這個位于產業園核心區域的小村莊,因荔枝而聞名,因荔枝而富裕。村里家家戶戶種植荔枝,總種植面積達6800畝,占到村莊總面積的87%。每到荔枝成熟時,整個村莊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以前,我們村主要種植‘黑葉’‘白臘’等傳統品種,產量雖高,但品質一般,市場售價低。在產業園的帶動下,我們改良品種,采取標準化種植管理,荔枝的品質和產量顯著提升,村民的收入也水漲船高。”柏橋村黨總支書記何清見證了荔枝產業給村莊帶來的巨大變化。
產業園通過“整合資金+改良品種”,將荔枝品種升級為優質高效的“香蜜早”“科技一號”等,實現早、中、遲熟荔枝均衡上市。2023年完成荔枝品種改良6.95萬畝,改造荔枝低效果園21.54萬畝,建設百畝特色荔枝標準園2個,改造和新建荔枝良種采穗圃5個、新品種區域化試驗基地3個,建設完成13個畝產噸果園。
柏橋村引導種植大戶、銷售大戶、技術骨干、種植能手聯合成立了柏橋龍眼荔枝專業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戶+農戶”發展模式。“合作社為周邊3000多戶果農提供銷售對接、果干加工、冷凍儲藏等服務,柏橋村村民收成有分紅、務工有報酬,每人年均收入達到5.3萬元。”合作社理事長何達為告訴記者。
在產業園的推動下,茂名荔枝產業實現了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據統計,2023年茂名荔枝產量達到歷史最高的62.09萬噸,鮮果銷售收入88.5億元,同比增長9.7%。荔枝產業已成為茂名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突破保鮮難題,讓鮮果賣到更遠的地方
荔枝產業要健康發展,就需要解決保鮮問題。茂名市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中將科技創新作為解決荔枝保鮮問題的關鍵一招。2023年產業園支持資金180萬元,立項荔枝產業相關科研項目9項,完成2024年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市縣科技創新支撐項目入庫工作,共入庫荔枝產業項目13項。通過項目實施,在荔枝品種保鮮儲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進展。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車文成科研團隊承擔的“精準控溫控濕荔枝保鮮冷庫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采用精準控溫控濕荔枝冷藏保鮮技術,可實現桂味、妃子笑、白糖罌等荔枝品種延長鮮果期至25天左右?!把芯砍晒褜崿F了商業化應用,效果良好,效益顯著?!避囄某烧f。
“以前我們的荔枝因為保鮮問題,很難賣到更遠的地方。自從產業園推廣了荔枝保鮮技術后,我們的荔枝鮮果、加工產品賣得更遠,都能出口到加拿大了,市場銷量大幅增加?!惫r何明波告訴記者。
豐產更要增收!為了將荔枝賣得更好,產業園打造了廣東省首個農產品單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茂名荔枝產業大數據平臺,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AI”新技術,以“一個中心、六朵云”的理念構建起指揮調度中心+荔枝云倉、荔枝云鏈、荔枝云展示、荔枝云園、荔枝云商、農業云管理等六大系統,繪就茂名荔枝產業一張圖,讓茂名荔枝產業插上數字翅膀。
據統計,大數據平臺自2021年建成以來,向茂名市30萬種植戶發布《茂名荔枝生產動態》《水果病蟲信息》《水果防臺風災害應急信息》等5G消息共41期約1160萬條,專家解答群眾技術問題1000多條,回復率100%,免費為30萬種植戶上架果品,并提供最新荔枝銷售資訊,實現信息技術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廣大果農從“靠天吃飯”轉型到“知天而作”。
產業交融,一業興百業旺
“中國荔枝看廣東,廣東荔枝看茂名”。如今,看的不只是荔枝鮮果,更是琳瑯滿目的荔枝深加工產品和以“荔枝文化”為核心的景區景點。
每逢周末,中國荔枝博覽館總能吸引不少人前來參觀。占地33畝的博覽館是產業園核心項目,以荔枝為主題,涵蓋荔枝、文化、技術、藝術等內容?!爸苣е⒆觼韰⒂^,對孩子來說是一堂不錯的教育課?!眮碜孕乓耸械挠慰蛷堈迅嬖V記者。
依托中國荔枝博覽館、中國荔枝產業大會會址、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三大“國字號”平臺,產業園成功申報為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并組織開展荔枝主題研學活動。截至目前,已有兩萬多名學生參加了荔枝主題研學活動。根子貢園、中國荔枝博覽館年吸引游客量分別達30多萬人次和60多萬人次。此外,荔枝產業體驗區、荔枝主題酒店、攝影創作基地等正加緊建設。
在產業園的引領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正在生動上演。產業園通過打造世界最大的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引領荔枝產業向標準化智能化轉型、塑造千年貢品品牌、開發多樣化荔枝產品、發展數字化新營銷和推廣“兩高三服務”聯農帶農新模式等六大舉措,形成了“生產+加工+科技+品牌+營銷”“五位一體”的三產融合發展格局。
廣藥王老吉入駐,利用國內最先進的荔枝榨汁生產線,推出了海鹽荔枝、桃桃荔枝、涼茶荔枝等20多個荔枝飲品,而且為果農提供了穩定的銷售路徑,推動荔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目前,一家家荔枝加工企業在產業園成長起來,通過深加工將荔枝轉化為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等高附加值產品,提高荔枝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帶動農民增收。“以前農閑時只能歇著,現在可以賣一些荔枝干、荔枝蜂蜜、荔枝飲料,每天能收入一兩百元,夠家庭日常開支了。”在產業園荔枝小集上銷售特產的果農李瑞琦說。
同時,產業園多措并舉推動“交農文旅商”融合發展,激發產業創新活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實現一業興百業旺。比如,創新“荔枝定制”模式,推動荔枝銷售從論箱、論盒賣到論粒、論棵、論片定制,形成荔枝賣品種、賣年份、賣文化、賣品牌的差異化定制模式。近兩年,所有參與荔枝定制的荔枝價格比傳統銷售價高30%以上,實現“果未熟錢先收”。
在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偉藍圖下,產業園為茂名荔枝產業鋪設出一條清晰而堅實的康莊大道,小特產正逐步成長為大產業,有“百果之王”稱號的小荔枝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