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隅之香到“茗”揚天下
日前,農業農村部官網公布第三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下稱“全球重要農遺”)預備名單公布,潮州單叢茶文化系統榜上有名。
乘著“百千萬工程”東風,作為全國著名的單叢茶核心產區,潮州鳳凰山因茶而盛、與茶同興,數以萬計的茶農以“茶”為生,而鳳凰單叢茶作為潮州茶葉的典型代表,有著“茶中香水”的美譽。它是如何從偏安一隅散發著獨特香氣,一步步發展到聲名遠揚?山韻蜜味中,又隱藏著怎樣的神奇密碼?
堅持文化賦魂 深挖茶文化
從南宋末年至今700余年光景,世居鳳凰山區的潮州先民,在海拔600米—1200米的山地,開辟出無數茶園。他們以茶為生、與茶為伴,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開創了茶樹與作物、茶樹與果樹等多種間套種模式,形成一套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茶業生產與文化體系,是山區可持續農業的典范。
“潮州鳳凰山擁有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連片古茶樹群,有百年以上的古茶樹逾1.5萬株,其中200年以上的有4600多株,被茶葉專家和教授譽為‘中國之國寶,世界罕見的優稀茶樹資源’。”潮州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茶葉研究所所長陳漢林介紹。
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種茶歷史,以及歷代茶農所積累的豐富選種經驗和精湛的茶葉加工制作技術,造就了潮州鳳凰單叢茶獨特的管理方式和十分考究的制作工藝,在種植上保持了傳統的生態模式,形成獨特的梯級茶園生態景觀,特色鮮明的“騎馬摘”采茶手法,構成單叢茶獨特的種植管理技術。
與其他烏龍茶相比,潮州單叢茶有著復雜、環節眾多的制作工藝,包括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捻和烘焙。當地茶農傳統的單株管理、單株采摘、單株制作的“單叢茶”,形成“一叢一名、一叢一味”的茶韻,使得單叢茶在烏龍茶系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潮州單叢茶、潮州工夫茶藝和潮州茶器具三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構成獨具區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內涵的潮州茶文化體系。
漫長的單叢茶種植歷史形成具有推崇“和、敬、精、樂”精神的21式“潮州工夫茶藝”沖泡方式。單叢茶作為一種元素融入當地的民俗文化之中,“閑來食茶”已成為潮人的精神寄托,也成為海外“思鄉茶”。
鳳凰單叢茶在“中法元首茶敘”等重要場合公開亮相、潮州工夫茶藝參與“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聯合申報被列為“人類非遺”……近年來,潮州不斷擦亮“世界工夫茶文化之鄉”金牌,大力宣傳推廣潮州工夫茶文化,讓潮州多次成為全國關注、世界矚目的焦點城市。
“一杯好茶” 下了“十足工夫”
近年來,潮州市充分發揮“世界工夫茶文化之鄉”“中國烏龍茶之鄉”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做大做強潮州單叢茶產業,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特色經濟作物茶葉實有面積28.09萬畝,產量2.86萬噸,實現產值70億元,增長11.1%,占全市農業總產值比重38.9%,拉動全市農業總產值增長4.3個百分點,對全市農業增長貢獻率達64.7%。
如何弘揚“茶文化”,全面打響“世界茶鄉”美名?
——2022年以來,接續舉辦“國際茶日”中國主場廣東(潮州)分會場活動,以及潮州工夫茶大會,打造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茶界盛會和文化盛宴,其中,2024年潮州工夫茶大會在廣州舉辦,現場交易額(含線上)達到1363萬元。鳳凰單叢茶在全國70個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排名第十四位,廣東省第一。
——成功推動“潮州工夫茶藝”作為唯一一個“茶藝”代表性項目列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參與聯合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并成功列入名錄。
“靠山吃飯”是優勢,靠科技致富才是潮州人的本事。
一部手機,不僅能實現對茶園的管控,還能實現消費者對所購產品的全程溯源。在鳳凰鎮棋盤村智慧茶園里,攝像頭高高矗立,氣象設備勻速旋轉,傳感器鉆地入土,依托大數據技術,這些設備把茶園信息傳到茶農的手機里。以前茶農憑種植經驗進行管養,現在輕點手機,就能隨時隨地監管茶園,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種植手段,總結推廣施肥、澆水等方面經驗,推動茶區生產效能整體提升。
在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天下茶業生產基地,企業投入上千萬元購置的現代化制茶、撿茶設備,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兩個人一天能做1000斤茶,一臺色選機運作1小時相當于100人工作8小時。機械化的應用,在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為潮州茶產業標準化、規?;纳a提供基礎。
用好“遺產”提高國際影響力
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保護和管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倡議,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與保護,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就此誕生。
“入選全球重要農遺需符合五項標準,經過三大程序?!笔形r辦專職副主任、市鄉村振興局專職副局長陳小令介紹,五項標準分別為保障食物和生計安全、具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多功能性、具有特有的農業知識體系和適應性技術、具有獨特的農業文化價值體系和社會組織、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土地及水資源管理體系。三大程序則是首先要入選中國重要農遺名錄,其次要從國家名錄中選出一部分列入全球重要農遺預備名單,在預備名單的基礎上,再經過綜合審評,選出向糧農組織報送的申請名單。
早在2014年,潮安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就入選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23年,饒平單叢茶文化系統入選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整合兩項系統,潮州市于2021年12月啟動潮州單叢茶文化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正是有了這樣的深厚“家底”,才能脫穎而出入選此次預備名單。
入選預備名單后,要成功獲評全球重要農遺,還有哪些程序?據悉,在預備名單的基礎上,需要再經過綜合審評,選出向糧農組織報送的申請名單,然后,再由遺產所在國農業主管部門向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提出申請。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收到申報文本后,會組織全球咨詢小組的專家進行審核考察,并對相關標準進行綜合審評,直到糧農組織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咨詢小組所有專家一致同意后才可以被認定。
以申報全球重要農遺為契機,潮州該如何利用好“遺產”資源稟賦?陳小令表示,接下來,潮州市將圍繞“百千萬工程”的工作部署,堅持質量立茶、科技興茶、品牌強茶、文化傳茶,進一步挖掘、保護、傳承、創新利用好潮州單叢茶文化系統,更好打造潮州單叢茶品牌,提升潮州單叢茶的知名度、影響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