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里牧歌緣何奏出“妙音”? ——羅田縣鏨字石村農文旅融合出圈的路徑觀察
12月7日,晨曦微露,61歲的攝影師李茂,又來到羅田縣三里畈鎮鏨字石村柿里牧歌農文旅區蹲點拍攝。今年,他已經先后5次造訪此地。
李茂將他拍攝的古柿樹群、戶外自然博物館、花海梯田、山外牧歌營地、共享農場、羊羊市集、柿鄉民宿(木屋)群、柿里牧歌客棧等展示給記者看。這些鏡頭通過抖音等平臺傳播,瀏覽量已超過100萬人次。
柿里牧歌農文旅區自2023年10月開園至今,已接待各類考察團150多個,企業團建近80個團體,自駕游車輛超2萬臺,旅游大巴超1000臺,研學游約5000人次,累計接待游客約30萬人次,成為市內知名、省內聞名的整村運營、聯農帶農的農文旅田園示范綜合體項目。
一業旺,百業興。該項目還進一步擦亮黑山羊、甜柿、溫泉三塊金字招牌,在產業補鏈、強鏈、延鏈上下功夫。
打開思想上的“腸梗阻”——
“出圈記”里尋妙方
農副產品想出山、出海、出圈,首先得打開思想上的腸梗阻。
山門緊閉,運營機制不靈活,投資人賺不到錢,就沒有攜手奔富的機會。上禾集團湖北公司總經理雷潔告訴記者:“我們在柿里牧歌找到了商機?!?/span>
古樹蒼勁挺拔、民宿古香古色、菜園綠意蔥蘢、民風古樸淳厚……12月7日,記者來到中國甜柿第一村羅田縣三里畈鎮鏨字石村,一幅富春山居圖在眼前鋪陳開來。
曾經,這里深山藏寶物,有好特產但賣不出好價錢;這里綠水繞村郭,有好風景但留不住游客。
村兩委意識到,需要引入市場主體,幫助鄉親們將特產賣進城、游客引進村。
一村分兩田,群眾說了算。鎮村聯動,一幕精彩大戲上演。一張航拍圖躍然上墻,將村民們召集在圖前,一顆顆圖釘匯聚了民意,將村里的土地劃分為紅色的流轉區和藍色的自種區。同意流轉給市場主體的地方,按紅色圖釘;愿意自耕自種的地方,按藍色圖釘。
自種區內,群眾在房前屋后自耕自種甜柿、蔬菜等作物,在半山腰上養殖黑山羊。“做好土地流轉工作,要尊重群眾意愿,保障群眾利益?!比镱叉傸h委書記徐應超介紹,三里畈鎮結合市場主體和群眾耕種的需求,成立土地流轉專家團,聘請律師團隊把關,將村里土地劃分為流轉田和自種田。全鎮流轉田占總面積的七成,自種田占三成,劃分過程中沒有發生一例糾紛。
三里畈鎮從“楓橋經驗”中找到答案:依靠和發動群眾,探索出小田并大田、一村分兩田、三證止紛爭的三步走工作法,將土地流轉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解決在前端。去年底,這一工作法獲評湖北省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徐應超在全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暨調解工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
鏨字石村黨支部書記熊進民介紹,流轉區內,引進縣廣源集團農投公司和上海上禾集團,一期投資1.2億元,打造集休閑旅游、研學教育、現代農業、餐飲住宿等產業為一體的柿里牧歌田園綜合體。目前已建成2棟民宿、3棟木屋以及7個星空帳篷和1個團建露營區,每逢節假日,游客絡繹不絕,村民們自家產的柿子干、臘肉、羊肉、土雞蛋等土貨俏銷市場。
找到資源庫的“隱藏款”——
“兩山”論里覓真金
獨棟別墅、山間木屋、戶外帳篷,多樣化的住宿體驗,激活了村莊閑置資源。柿里牧歌民宿企劃部負責人劉思璐介紹,個性化定制吸引游客,擦亮鄉村旅游招牌。
在甜柿收獲季節,山外柿園可以伸手摘到柿子,小院里面可以打柿子。入住一戶一院的特色民宿,每個小院都有土灶,客人可以做柴火飯,體驗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
雷潔深有感觸地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從中學到了知識,也嘗到了甜頭?!?/span>
在雷潔的眼里,踐行“兩山”理論,不是簡單的說教和空喊,而要俯身讀原著、悟原理、重實干。
山村頻頻出圈,山貨頻頻進城,除了借助外力,還應精準把脈,勤練內功,深挖鄉村的歷史文化內涵,不斷開發“隱藏款”,持續擦亮土特產金字招牌,形成規?;?、商品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文化風俗活動,養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的持久競爭力。
三里畈鎮的“隱藏款”就是“一只山羊、一株甜柿、一桶熱水”,這三大產業品牌,就是產業“長紅”的基礎和根源。農文旅融合不能搞曇花一現的“爆紅”,更要決勝未來的“長紅”,抓牢獨一無二的品種,抓住實實在在的流量,唱響全民創意合奏曲,共繪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
在三里畈鎮鏨字石片區邱家河村海拔670米的富居寨下,一座總投資1.3億元的育肥園已經建成。2024年,以此為依托的大別山黑山羊產業園出欄肉羊6萬只,飼料加工3.5萬噸,生產有機肥8000噸,打造烤羊肉體驗館和旅牧結合的體驗園,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相約甜柿美鄉,共享牧上時光。五一前夕,三里畈鎮鏨字石村“柿里牧歌”羊羊柿集熱鬧開集。沿途的百年古柿樹,不遠處漫不經心吃著草的野生黑山羊,讓游客在駐足間感受歲月寧靜。特色商家在山間開市辦集,小茶館、文創作坊引得游客流連忘返,路邊美滋滋的烤串、烤全羊讓人直呼過癮。
傍晚時分,羊羊柿集氣氛熱鬧,星光點綴下的露營基地廣場,一群年輕人點燃篝火,盡情用詩用音樂釋放快樂。據柿里牧歌總設計師華俊介紹:“這里不僅僅有烤全羊,游客還可以帶著家人一起來放羊,還有有趣的沙坑樂園、挖沙套圈、蹺蹺板等體驗項目?!?/span>
游客盧麗芬、余素芳對這里贊不絕口:“烤全羊、吃羊肉、羊肉串兒,還有一些文創我們特別感興趣。相信這個地方會越來越好。”
每年11月份,漫步鏨字石村,漫山遍野的百年柿樹靜靜佇立,村道沿路擺滿了銷售甜柿的攤位;在柿園餐廳,地道新鮮的黑山羊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在山外牧歌營地,寫生愛好者們專注于創作,一幅幅豐收圖景躍然紙上。
目前,鏨字石地標優品示范片區核心區農用地流轉1780畝,所涉及的鏨字石、邱家河、夏家鋪、黃岡廟、黃土坳五個村的環境整治及柿里牧歌、甜柿基地、蠶?;亍⒂蕡@等項目都已竣工,“甜柿+種養”“甜柿+旅游”“甜柿+直播”融合發展,主題游樂、品質住宿、網紅節點、節事活動等新業態初步形成,黑山羊年產量由1.5萬只提高到12萬只,新栽甜柿樹2.5萬棵。
以前,柿子是農產品,現在是農事體驗的道具、游客青睞的好物產;過去,黑山羊是養殖的動物,如今還是學生研學的物種,喝羊湯、烤羊串成為新時尚;泡溫泉,以前是驅寒取暖,如今既是消費時尚,也是一種養生文化體驗。
頂層設計盤活閑置資源,特色文化賦能產業振興,激活鏨字石中國甜柿第一村的品牌影響力,導入主題游樂、品質住宿、網紅節點、節事活動等業態產品,以產業富民為目標,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激活鄉村產業。
“羅田,一見如故鄉”主打的就是美好鄉情、鄉愁。在羅田,希望的田野、飄香的板栗、火紅的柿子、醇厚的鄉風、圍坐的吊鍋,裊裊炊煙、梯田村落、老米酒、蔸子火,如桃源般的村子,已經成為游子心目中美麗故鄉的樣子。如今,有了“黑山羊、甜柿、溫泉”的加持,羅田農文旅融合區正奏響更濃鄉情鄉愁味的柿里牧歌,邁向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