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茶變“金山茶” “三茶”統籌推動千年禪茶多“滋”多彩
天下禪茶出徑山,一杯通透在人間。近日,一場經典的宋式點茶表演,讓眾多北京茶客感受了宋韻文化之美。
作為人類非遺項目“徑山茶宴”的重要內容,點茶是宋人飲茶的優雅生活方式。近年來,杭州市余杭區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篇大文章,協同推進品牌化、數字化、品質化、規模化、融合化“五化共促”發展,推動徑山茶成為余杭文化“金名片”、鄉村振興“金鑰匙”、實現共富“金葉子”。
文化如煮茶,慢慢熬,細細品,
茶香才能歷久彌新
徑山禪茶文化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盛唐,迄今已有1200余年。2011年,徑山茶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徑山茶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是一對不可分割的“雙胞胎”,共同推動徑山茶與時俱進、星火成炬。
農歷每月初一,徑山禪寺照例會舉行一場徑山茶宴公益體驗活動,張茶榜、擊茶鼓、恭請入堂、上香禮佛、煎湯點茶……游客置身其中,宛如回到宋代,與僧人、施主、香客來一場跨越時空的親密接觸。
“‘徑山茶宴’莊嚴高雅,我想做個茶湯會,讓更多普通游客體驗徑山茶的魅力。”徑山村黨委書記、余杭區徑山茶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俞榮華說。
在徑山寺大師傅的指導下,俞榮華聯合眾多茶人潛心摸索,小至磨茶用的石磨,點茶用的建盞、茶筅等工具制作,大到整個茶宴的禮制流程,茶人們精益求精,讓徑山茶湯會變得更加“雅俗共賞”。
俞榮華和團隊還在傳統基礎上有所創新,加入花道、香道、書法、抹茶制作技藝等內容,完善了一整套徑山茶宴展演項目,讓游客們領略到徑山禪茶的唐風宋韻。
此外,依托非遺等文化和生態資源,當地設計推出了眾多茶文化旅游產品,以及傳統民俗、傳統手工藝、特色農產品制作等多項體驗活動,吸引游客前來參觀和體驗。
“停下人生一小步,端起徑山大碗茶。”一種豁達樂觀的禪意生活方式,正隨一杯杯清茶的入喉在人群間擴散。為了讓更多人愛上喝茶,余杭區聚力打造不同客源群體版本,大力推動茶文化非遺進景區、進校園、進民宿,開展唐代煮茶、宋代點茶、茶筅制作等非遺活態化體驗活動和教學課程,積極推廣徑山茶文化,講好徑山茶故事。
一套“組合拳”打出茶產業振興新局面,
讓“徑山茶”變成“金山茶”
茶葉如何升級至茶業、產業?
從徑山村“茶二代”周穎身上或許可窺一斑。
“將團茶碾成細末,放入茶盞中,先注少量沸水調膏,再量茶注湯,邊注邊用茶筅擊拂……”宴茶·徑山筑的“當家人”周穎是國家二級茶藝技師,她正手把手教游客做點茶。
周穎的店里不僅有點茶,還為年輕人開設了圍爐煮茶、制茶等體驗,同時,她還將徑山特有的茶文化、茶風味融入菜式,推出了以徑山茶入菜的“茶餐”。高峰時期,一天有200多名顧客預約,一年能接待2萬余名客人。
像周穎一樣的年輕“茶二代”,如今正接過父輩們的接力棒,以更具創新力的想法傳播茶文化,推動主題民宿、特色莊園以及劇本殺、研學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形成了以禪茶文化為核心的茶文旅深度融合產業形態。
去年,到徑山村游玩的游客約有30萬人次,全鎮旅游總人次則突破600萬,旅游收入達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79%和28.94%,徑山鎮還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推薦名單。
近年來,余杭區堅定不移做大茶規模、提升茶品質,不遺余力做強茶品牌、弘揚茶文化。全區累計發展茶園7萬余畝,有2萬多名茶農、100多家茶企,初步形成以徑山毛峰綠茶為龍頭,徑山紅茶、蒸青茶、徑山抹茶及各類茶衍生產品共同發展的茶產品格局,去年茶產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
為進一步統籌發展茶產業,余杭區打出一套振興茶產業“組合拳”。成立專門“茶辦”,設立專項資金約1億元,用于支持徑山茶發展。出臺《徑山茶“五化十條”行動計劃(2022年—2026年)》,從品牌升維、市場拓展、品質升級、科技人才、產業融合、文化挖掘等10個方面,對5年內徑山茶產業的提升作出安排部署,真正讓徑山茶成為賦能茶農、賦能茶企、賦能茶文旅的“金山茶”。
科技的加持,
使得千年徑山茶從單一的“綠色”變得多“滋”多彩
國內首臺智能抹茶機面世,2分鐘就能“沖”出一杯香醇可口的徑山抹茶。
首張徑山茶“碳標簽”落地,二維碼掃一掃即能展示碳足跡評估報告,了解茶葉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溯源信息,助力國家“雙碳”戰略……
闖出一條茶科技引領“創新路”,徑山茶將走得更穩更遠。近年來,余杭區大力推進茶園生態化、標準化、品質化改造,擴種和改植換種茶樹1萬多畝。同時引進國家級科研團隊,開展徑山茶專用品種選育、涉茶科普培訓,成功培育“徑山1號”“徑山2號”等新品種,實現徑山茶品質和頭采茶產量“雙提升”。切實開展茶葉加工環節的標準化、清潔化、智能化生產。已新建、改造標準化茶廠10余家,改造引進茶葉初、精、深加工生產線90余條,實現全自動不落地生產。
通過深加工提升徑山茶附加值——不少茶企瞄準了這條賽道,杭州遠圣茶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遠圣茶能科技專門研發生產天然抗氧化劑、高純度兒茶素、茶黃素單體等產品,公司負責人汪輝表示,企業在深加工、提取物領域已探索十多年,現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合作開展技術攻堅,從茶葉中提取天然油脂抗氧化劑,引得國內多家知名大型食用油制造企業紛紛前來考察。
“我和父親都深愛著茶行業,希望能在深加工上開辟一條新路。”這名“茶二代”深情地說。
科技的加持使得千年徑山茶從單一的“綠色”變得多彩。近年來,徑山茶企不斷推出桂花紅茶、抹茶拿鐵、花草茶等創新產品,滿足了市場多樣化需求。
茶香氤氳,古韻悠悠,更多具有余杭韻味的徑山茶故事,還在落筆書寫中……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