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海關助推三峽庫區特色農食產品擴大出口
近日,15噸奉節臍橙經重慶海關所屬萬州海關查驗合格后順利裝車發往毛里求斯,這標志著今年三峽庫區柑橘出口正式拉開了大幕。
近日,15噸奉節臍橙經重慶海關所屬萬州海關查驗合格后順利裝車發往毛里求斯。(重慶海關 供圖)
據悉,自2014年起,萬州海關堅持聚焦三峽庫區柑橘“走出去”需求,不斷創新監管服務,幫助三峽庫區柑橘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優勢,持續助力三峽庫區柑橘擴大出口,庫區柑橘出口由最初200噸/年,躍升到7500噸/年,為柑橘產業增效、農民增收源源不斷注入動力。
十年時間,從“種在田頭”到“賣向全球”
2014年12月,萬州區一個裝有25噸古紅橘的集裝箱經萬州海關查驗鉛封后,被大卡車連夜運往深圳,經深圳出口到馬來西亞。“這是重慶柑橘實現直接出口‘零’的突破!”時任重慶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興奮地說,“盡管出口量不大,但這為今后我市柑橘直接出口開了好頭。”萬州古紅橘的直接出口,也增強了渝東北奉節、云陽、開州等柑橘生產大縣外銷信心。
十年來,萬州海關大力支持擴大三峽庫區特色農食產品出口,堅持送政策上門,加大海關資質備案政策宣講,幫助“奉節臍橙”“開州春橙”“忠縣忠橙”“巫山戀橙”等符合條件果園快速獲批;堅持以“體系”管“質量”,指導橘農嚴格做好農用化學品使用、果實采摘、加工存儲等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幫助有意向的柑橘企業勇闖國際市場;強化技術性貿易措施咨詢服務,指導企業有效應對國外不合理貿易限制措施。
從“種在田頭”到“賣向全球”,三峽庫區的“奉節臍橙”被評為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忠縣柑橘”等4種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品牌價值累計超300億元。目前,三峽庫區出境水果果園備案面積超3.1萬畝,備案品種超30種,年自營出口量超7500噸,遠銷馬來西亞、泰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
一個橘子,從“5元/公斤”到“18元/公斤”
“鄉村要振興,果農要增收,必須統籌和利用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在萬州海關副關長吳曉放看來,要想讓柑橘這個優勢產業在三峽庫區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柑橘出口外銷是破解問題的關鍵一招。“柑橘擴大出口外銷,不僅可以有效化解國內市場供需矛盾,提高柑橘內銷價格,還可以通過外銷增加柑橘附加值,提升橘農收入,一舉多得。”
基于此,萬州海關聚焦三峽庫區農食產品結構特點,實施“農行萬里 海關護航”系列專項行動,以強化資質培育、支持質量體系建設等24條具體措施精準施策;積極聯合農委、商務委等部門,爭取出臺產品出口獎勵補貼等政策;推行“首次護航”模式,對新增出口品種、新增出口國家等首次出口情形,實施“出口培育+技術幫扶+便利通關”組合式服務,助力企業順利出口。
重慶忠縣的春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從2019年起,該企業相繼通過了出境水果果園、出境水果包裝廠、進出口收發貨人三個資質的認證。“以前我們的果子在田里最多只能賣到5元/公斤。自從取得了這三個資質,我們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積極拓銷路、找合作,讓忠縣柑橘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該公司負責人秦桂林說,“現在我們出口前的準備全部在忠縣當地進行,帶動數萬農民直接進入加工、包裝、運輸等產業鏈環節。忠縣柑橘經過這些環節,相關產業產值累計增至每公斤18元左右,相當于每公斤13元的勞動價值‘留’在了忠縣。”忠縣柑橘的出口,直接帶動了當地5000多戶農民增收,年均增收約3萬元/戶。
“我們家兩代人都是種柑橘的,以前是自己種自己吃,現在柑橘成了我們致富的‘金果果’。”站在自家的柑橘園里,忠縣石寶鎮的果農江云眼中滿是自豪。
一片柑橘映紅了一方土地,更映紅了一方百姓生活。下一步,萬州海關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精準高效對接柑橘出口需求,深入田間地頭送政策、聽意見、解難題,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全力助推三峽庫區柑橘拓寬國際市場,讓三峽庫區柑橘賣得更遠、賣得更好。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