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浙江樂清“土特產”鋪就“富民路”
冬日,在浙江溫州樂清清江鎮北塘村,凜冽的空氣中飄著一絲清甜的果香,處處涌動著豐收的喜悅。“今年北塘村經營收入有望超千萬元!”該村黨委副書記傅春旺笑著說。
傅春旺的這筆賬是怎么算出來的?走進北塘村的田園綜合體就能知曉答案。
沿著寬闊的園區道路前行,兩邊種植基地里的花卉猶如展翅蝴蝶,向游客張開“懷抱”。柑橘林里,黃澄澄的紅美人掩映在綠油油的枝葉后,模樣可人。草莓大棚里,農戶們忙著采摘草莓;智慧大棚內,農技人員正給果株疏葉。
“這是我們的‘一產’收入。”傅春旺指著種植基地說,近年來,該村成立了北塘蔬果專業合作社,注冊“北塘果蔬”系列商標,與浙江省農科院合作建立全省首個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地,加強良種引進、高效種植、精深加工等技術支持,打造出北塘草莓、火龍果、甜橘柚等“明星產品”,果蔬產值連創新高。
以紅頰草莓為例,按照畝均3萬元至4萬元收入來算,年銷售額就可達1000萬元。連續5年,北塘村特色果蔬銷售額以每年超10%的速度增長,去年超過了1800萬元。
園區里的“鮮北塘”三鮮面旗艦店格外引人注目,不到飯點,這里已有不少游客在吃“早午餐”。“‘十一’開業以來,很多人特地趕來吃!”傅春旺表示,他們請專業餐飲團隊對傳統三鮮面進行改良升級,還研發了生醉清江牡蠣等特色菜品。
“以前大家過來玩,可能轉上半天就走了,但這碗面將大家留了下來。”傅春旺說,單一的蔬果采摘產業很容易陷入發展瓶頸,拓展發展新思路、新方向,不斷推陳出新才有未來。打造三鮮面旗艦店就是舉措之一,該店可帶動村集體增收150萬元,店內所有菜品原材料均從清江本地采購,在確保食材品質的同時,幫助周邊農民、漁民增收。
此外,北塘村還依托田園綜合體推出研學活動,打造的“‘童’行花果部落 ‘踐’賞秋實豐成”和“藍碳”海洋科普等2條研學路線,已接待學生130批3萬余人次,直接收入達400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200萬元。
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僅推動北塘村跨越發展,也帶動了周邊村莊、村民致富。目標顯然不止于此。“我們將通過推廣可學習、可借鑒的‘北塘模式’,引領更多村莊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找準特色路徑,走出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發展之路。”樂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