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新引擎” 走好“共富路” ——市供銷聯社服務“三農”工作側記
市供銷聯社堅守服務三農主責主業,在全省率先構建了市鎮兩級農合聯體系,創新打造“生產、供銷、信用”全鏈條服務保障體系,激活“新引擎”,走好“共富路”,把供銷聯社打造成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一支生力軍。
向“新”謀篇
全面煥“新”社有資產
近年來,市供銷聯社主動出擊,深化社有資產改革,累計盤活土地面積超18萬平方米,新建優質資產14萬平方米,資產運營年收益超1億元,供銷資產駛入優化升級快車道。
同時,搶抓網絡銷售趨勢,在中國直播電商第一村福田街道江北下朱村建成5G網紅直播大樓、供銷社直播大樓,集農產品幫扶助銷、視頻直播、網紅孵化培訓、5G技術應用展示于一體,累計實現銷售額6.4億元,帶動農民參與培訓近百萬人次,培育農村電商新業態,助力農產品進入直播時代。市供銷聯社還不斷布局“商貿助農”,積極投身未來社區建設,總投資5億元,相繼建成龍溪、蟠龍、福田、群英等5個供銷鄰里中心,為周邊居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層次”生活配套服務。此外,市供銷聯社今年以“現代詮釋傳統”理念,將繡川府商業街打造成為主題型商業街區,使街區成為消費者心目中區域性的“打卡”目的地。參照新規范、新標準建設煙花爆竹批發倉庫投入使用,12月4日首批煙花入庫,為全省煙花爆竹行業的安全可持續發展樹立新標桿。
向“新”提質
聚勢啟“新”供銷品牌
人來人往,交易火熱。每天,匯聚了全國“供銷好物”的皓野農產品有限公司繡川府店人氣很旺。
市民王阿姨幾乎每天都要來到這里轉一轉,她說,今年10月這家店開業后,自己就注冊了會員,家里的大米、面粉等農產品就都在這兒買。
近年來,市供銷聯社積聚地域商貿及流通網絡優勢,深耕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供應鏈+自有品牌”,大力推介地方特色農產品,釋放供銷品牌更大能量,讓消費者以實惠的價格品嘗到純正的鄉村味道,在持續推出的“義烏味道”系列農產品中,“億民”品牌榮獲第七批“浙江老字號”,“義供”紅糖香味越飄越遠……義烏特色農產品品牌金名片越擦越亮。同時,市供銷社還不斷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做優做強皓野、綠禾、云鄉等本土農產品展銷平臺,打通農產品產銷“綠色通道”,實現農貨“進城”和消費“下鄉”雙向奔赴,近三年農產品銷售額達3.4億元。
向“新”圖強
改革創“新”為農服務
“我們夫妻倆租了供銷社的共富大棚,他們經常免費給我們提供技術指導,相較露天種植,大棚種植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收益。”上溪鎮五塘村共富大棚承租戶說道。
富民者,以農桑為本。市供銷聯社主動投身鄉村全面振興和共富先行,堅持為“三農”服務方向不動搖,全面提質提效供銷服務,全力帶動農業興旺、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市供銷聯社創新建立共富大棚“鎮推社建、村有民用”模式,至今已搭建“共富大棚”100余個,累計14萬平方米,推廣設施蔬菜,保障“菜籃子”供給,輻射受益農戶1000戶以上。設立共富大棚示范區3處,為大棚農業發展提供示范引領。同時培育組建棗業、水稻、花卉等8家產業農合聯。此外,市供銷聯社還建強農事服務中心,拓展農資經營服務網絡,探索“供富大篷車”新模式,上行下接延長生產服務鏈,助力種植戶增產增收。積極整合合作金融組織,深化信用服務,培育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流通企業,筑牢鄉村振興堅實后盾,近三年幫助解決涉農資金4.5億元。(華青)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