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均:創新驅動加快中國品牌走上世界
12月2日,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開幕式及學者分享會在海南省博鰲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在致辭中指出,當前,20%的知名品牌擁有80%的市場份額,全球已進入品牌經濟時代。我國需要培育一批國際知名的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產業集群品牌,樹立中國品牌的優良形象,并參與全球品牌經濟的競爭。
圖為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致辭
劉平均說,我國品牌建設已取得三個方面重要成果。一是品牌評價取得國際突破。2013年我國聯合美國、德國創新了“品牌價值發展理論”。在此基礎上,2014年中美聯合提案,經過全世界兩輪的投票,我國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品牌評價技術委員會ISO/TC 289秘書國地位,我國當選為顧問組主席。中國與奧地利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品牌評價基礎原則》主標準歷時5年,于2019年3月12日正式頒布。我國在獲得國際地位的基礎上,又掌控了品牌評價的國際話語權。
二是中國特色品牌評價機制基本建立。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下,2013年以來,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已連續開展了6次公益性的品牌價值評價發布工作,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目前已經頒布了25個國家標準,還有10個國家標準已經正式立項。中國特色品牌評價機制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
三是中國品牌價值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果。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近日發布《世界最具品牌價值的十大國家》榜單,我國跨越性的升到第二位。2018年~2019年間,中國品牌價值增長40.4%,達到19.5萬億美元,增長速度全球第一。
劉平均說,雖然取得了第一階段的成果,但中國品牌建設依舊任重道遠。
下一步重點工作,首先要形成中國品牌建設的合力。包括形成社會各界、專家和品牌集群等合力;第二,加大對自主創新企業品牌的培育。在每年發布的板塊中專門設立了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品牌發布,以發明專利作為入圍門檻,中國制造只有插上技術創新的翅膀才能飛出國門,飛向世界;第三,發揮我國地理標志區域品牌,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城市區域品牌的優勢,實現品牌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第四,通過中國品牌日大力宣傳中國品牌正能量。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每年在中國品牌日,聯合舉行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2020年將增設中等城市(地級市)品牌發布,并聯合舉辦5.10中國品牌日晚會,樹立中國品牌的形象,引導市場消費,拓展市場,推動中國品牌走上世界。
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主辦,一汽紅旗聯合主辦。論壇旨在共同探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交流和分享企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助力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期兩天的論壇主要包括開幕式及學者分享會、圓桌會議、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金融、食品、健康、能源、文化、信用等平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