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館丨如果不能去青海,至少嘗一嘗青稞
導 語
自2022年4月23日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形象館正式面向全球發布以來,一、二批入館的共計52個品牌,通過文字與圖像,在云上展示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內涵、品牌產品、品牌形象,呈現有關中國地理標志品牌的學術研究成果。
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攜手芒種品牌智庫推出全新地標館系列欄目,與大家共同賞析精彩的品牌創意與設計思路,讓優秀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走進千家萬戶,也讓地標館被更多人知曉。
掃描圖中二維碼可瀏覽中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形象館官方網站。
“這驕傲的酒杯
為誰舉起
荒涼的高原。”
——《青海湖》海子
文藝青年描述里的青海,
總是充盈著自由與想象的光芒。
2007年8月,
青海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青海湖詩歌節的召開,
讓更多人認識、看到了
不一樣的青海,
也關注到了荒涼高原上的希望之種——青稞。
“一顆大麥終將歷經跋涉,成為一粒
叫做“青稞”的種子。
在一粒叫做“青稞”的種子到來之前,
高原還是清瘦的高原,
牛羊饑餓,人們
寂寞。”
——洛迦·白瑪《民族文學》
2022年 第四期
青海藏傳佛教文化濃厚,
漢、藏、回等六大民族混居,
特殊的地形與氣候
使得青稞成為了青海省
種植歷史悠久、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之一。
青稞也是藏區同胞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
是釀造工業、飼料加工業的重要原料。
傳說,
青稞是由一名叫阿初的王子
從蛇王手中偷取而來。
藏民在祭祀活動中,
也將青稞視為獻給神的禮物,
揚青稞,敬諸神,慶豐收。
盛滿酥油拌過的糌粑、
炒麥粒的切瑪盒
也在藏歷新年里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日常生活中,
也常見到青稞谷粒制作成的糌粑、青稞酒、奶茶等。
青海省常年青稞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
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全國第二位;
青稞總產量接近20萬噸,
約占全國藏區青稞總產的20%以上
省內青稞加工消化比例占到總產量的1/3
*數據源自2021年中國新聞網
然而,
作為青藏高原的并蒂之花,
青海似乎并沒有西藏那樣顯眼。
藏族=西藏?
這樣一個聯想
幾乎成了消費者的固有印象,
如何扭轉此種局面成為青海青稞的發展難題。
01 品牌LOGO靈感來源
青稞葉擬為雙手
代表勤勞、淳樸的青海人民
捧起青稞麥穗
為青海譜寫一首勤勞的贊美詩。
logo中強化了青稞的特點,
加以與小麥進行區別。
麥穗整體長度偏短,麥芒延長,
小穗三個生長在每節上,
穗狀花序常四棱形。
在底部的文字圖形設計上,
保留了藏文字體頂部上平線、長腿、圓鈍的弧度
以及橫線粗細不變、
豎直筆劃粗細流暢過渡的特點
為LOGO整體增添了青藏韻味。
02 品牌口號
青海青稞 綠色健康
選擇理由有其三:
一是2020 年青海青稞產業發展論壇的會議主題,
已經具備一定認知基礎。
二、綠色與健康二詞,
分別表現了
青海青稞的產區綠色生態優勢和青稞產品健康價值,
充分順應當前消費市場趨勢,
瞄準當前市場空缺,
拉開與西藏青稞的差異。
三則以“綠色”與“健康”作為核心訴求,
青海青稞作為省級區域公用品牌,
將引領全省青稞品牌走向更為光明的未來。
03 品牌傳播形象
以青稞麥穗、青海山水為核心創意元素,
組合為青稞外形,
融合青稞生產環境、青稞種植基地、
青稞成熟場景、青稞加工成品等
極具青海青稞特色的實景照片,
提升品牌場景感。
04 品牌包裝設計
針對青海特色
青稞酒、青稞飲料、酸奶、粗糧餅干等產品
重點設計包裝,
白黃綠配色凸顯青海青稞的純凈,
呼應口號“綠色健康”。
包裝上的品牌傳播圖形,
也能讓消費者體驗所見即所得。
“青稞的種子與火的種子其實并沒有差別。”
一定要嘗嘗
這凝結高原之精華的青稞。